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要闻 » 新疆裕民县:小产业做足扶贫大文章

新疆裕民县:小产业做足扶贫大文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8-04-10  浏览次数:240
导读:3月25日,记者在裕民县采访时看到,“小菜园”“小苗圃”“小巴扎”“小鸡圈”等小产业,犹如雨后春笋,正在当地蓬勃发展,为增加...

3月25日,记者在裕民县采访时看到,“小菜园”“小苗圃”“小巴扎”“小鸡圈”等小产业,犹如雨后春笋,正在当地蓬勃发展,为增加农牧民收入拓宽了渠道,为脱贫致富找到了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裕民县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结合当地实际,大力发展一批小产业,做足产业扶贫的大文章。

“扶我一把,我就可以站起来”

“这些小产业,改变了一代人的生活。”裕民县委书记邹义伟告诉记者,“说到底,产业扶贫最关键,因此,我们从资金支持、政策保障、项目支撑等方面加大倾斜力度,培育小产业,从而拓宽了贫困群众稳步增收渠道,实现了扶贫扶志的目标,也确保了全县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阔步前进。”

一位贫困户这样说:扶我一把,我就可以站起来!

记者看到,当贫困群众掌握一项项种植、养殖、服装刺绣、建筑施工等技能,就可以使他们有脱贫的能力。

自治区扶贫开发重点村阿勒腾也木勒乡克孜布拉克村,有226户人家,其中贫困户有177户,2017年人均收入10766元。他们靠哪些小产业脱贫的呢?

“小纸杯”派上了大用场。在村委会办公室里,“访惠聚”驻村工作队与村干部们用从饭馆回收的一只只小纸杯,种上了绿油油的菜苗,然后发给贫困户,让他们通过种菜增收,防止返贫。2017年,村里又建起3座育苗大棚,育苗2万株,带动了全村80%村民种菜。该村发展庭院经济,还包括给每家发放价值3000元的果树苗。

“小鸡银行发展基金”也是村里的一大亮点。村民可以从“小鸡银行发展基金”申请1000元补贴发展养鸡。目前全村有几十户人家养鸡,户均增收两三千元。

驻村工作队队长、裕民县妇幼保健院副院长杨志国告诉记者:“十九大报告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工作方向,我们通过培训引导村民发展第三产业,增加稳定收入。我们还带村民去其他县参观学习,转变观念,理清思路,建立合作社,大力发展农家乐、牧家乐、乡村旅游等度假产业,促进贫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

“小巴扎”同样是一种创新。在克孜布拉克村,按照县委提出的旅游+扶贫的发展理念,该村依托裕民山花节和地处旅游廊道的优势,积极鼓励村民发展种植养殖业,并在村岔路口建起了“小巴扎”。经过一年发展,绿色纯天然的农副产品和奶制品受到外地游客的青睐,目前“小巴扎”已经形成了一个热闹的集市,卖鸡、卖牛奶、卖水果、卖奶制品等。

娜阿孜古丽·马力克每周六去巴扎卖土鸡、卖鸡蛋、卖蔬菜,可以增收200多元。她神采飞扬地告诉记者:“驻村工作队教会了我怎么种菜,我自己育菜苗500株,包括西红柿、辣子等八九个品种,除了自己吃,也在‘小巴扎’上卖;我还申请了1000元基金养了40多只鸡,已经卖掉19只鸡,卖鸡、卖鸡蛋增收2000元,夏天摘红花收入5000多元,今后我还要扩大养殖规模。”

走进48岁的加丽恒·朱马汗的家,院子里十分干净,屋后是养殖区,有牛羊圈和鸡圈,养了十几头牛、50多只羊,门前是果园、菜园、生活区,小日子过得有声有色,每到周六,她就骑着电动车把东西驮上去巴扎,卖特色小吃、卖酸奶、卖鸡,一天可以赚四五百元。加上2017年她种植红花收入五六千元,一年总收入上万元。2018年她还准备卖牛羊。

目前全县都建立起了“小纸杯、大民生”庭院经济管理机制,按照“果蔬区、养殖区、生活区、仓储区”四区分离标准,利用废弃一次性纸杯集中培育辣椒、茄子、西红柿和各类花卉种苗,再发放给贫困户,邀请育苗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同时又重点扶持了15个示范性农牧家乐和观光采摘园。

“只要措施对路,就一定能脱贫”

裕民县在扶贫中,还着力于逐村“会诊”、逐户“把脉”,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策、一人一策。

“我2017年脱贫了!”在哈拉布拉克乡喀拉乔克村,78岁孤寡老人聂德华喜滋滋地对记者说。他曾因病致贫,但是现在生活好起来了,因为2017年在驻村工作队的引领下,他种植的5亩红花用了地膜,收入达到七八千元。他高兴地向记者介绍,他还养了十几只羊,可以增收9000多元。

77岁的张开顺2017年种红花增收5000多元,卖鸡蛋增收1000元,现在都是顾客等着他们的鸡蛋呢。他乐呵呵地说:“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我们村真的在发生越来越可喜的变化,我的晚年生活有了保障,村容村貌也变了,都修成了柏油路,村里新添了40多个垃圾箱,变干净了,我们日子越过越舒心。”

塔城地区人大工委驻村工作队副队长李卓告诉记者,只要措施对路,就一定能脱贫,我们把鸡苗发给残疾人和贫困户,每户平均可以增收2700元,如今这个村人均收入达到1万元左右。

在阿勒腾也木勒乡阿勒腾也木勒村,投资300万元的民族手工刺绣园扶贫基地,已经培训贫困户260人掌握了刺绣技术,制作出地毯、靠垫等各种手工艺品,市场销路越来越好,贫困户户均增收达到6000元以上。

由于全县重视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这个核心问题,精准施策、持续用力,针对贫困户致贫原因,精准“把脉”,找准“症结”,开好“药方”,挖掘树立扶贫领域种植、养殖、劳动力转移等600多个典型示范户,并通过村组大喇叭、微信公众平台、广播、电视、远程教育平台、面对面宣讲等多种形式,开展了为期100天的典型示范宣传和种植养殖技术的集中宣传,让农牧民切实学到脱贫致富的本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2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