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要闻 » 新质生产力赋能 推动农业现代化

新质生产力赋能 推动农业现代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25-03-07  浏览次数:109
导读: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如何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现代化?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如何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现代化?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通过科技创新、要素配置优化和产业升级,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认为,肥料、农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是农业绿色转型的核心。

他认为,农药行业适应新质生产力的转型正处于机遇期,需要多学科的紧密结合和交叉融合,共同推动我国农药行业变革。“对于农民来说,这也是最为直接的科技应用领域,能够帮助农民更有效地应对病虫害、杂草等问题,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宋宝安说。

来自东北的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铁岭市农业科学院土壤所所长、研究员张艳,在农业科研一线扎根30多年,她见证了黑土地如何在科技助力下,一步步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但她认为,当前我国农业面临资源约束、环境压力和国际竞争,亟须通过科技创新突破瓶颈,推动农业从传统要素依赖转向技术、数据、绿色等新型要素支撑的发展模式。

“比如说种业,生物育种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还不能完全满足发展需求,抗逆、高产的新品种的研发力度还不够。”张艳认为,尤其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因地制宜加强本土特色品种的收集与利用,避免种源被“卡脖子”。

农机装备是当前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之一。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研发应用”引发代表委员们的共鸣。全国人大代表、湖南郴州粮油机械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吴杰俊从事粮食机械研究工作30多年,一直致力于对新技术的应用研究,“政府应出台相关的支持政策和补贴,开发适应中小农户需求的智慧农机装备,提高国产化率。”吴杰俊说。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关键要因地制宜。“对甘肃来说,90%以上属于寒区、旱区或寒旱叠加的地区,发展现代寒旱特色农业有特别的意义。”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原院长马忠明说,对甘肃而言,要注重选育发现一批优异的寒旱种质资源,推广一批防旱节水、耐寒的技术,同时要发展一些适宜山地的小型农机具。

“近年来,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技术实现量产突破,抗疟药物青蒿素首次实现高效人工合成、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改写提取历史,农业科技创新正在引领农业产业变革潮流。”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马有祥认为,下一步应该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支持重大原创性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培育壮大一批科技领军企业,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培育壮大农业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