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虎:都到这种程度了都是一双鞋。
记者:你说只有一双鞋。
刘真虎:而且还鞋烂了而且还烂了。
[致富经]本期创业人物:卢建
从被人尊敬的白领到只会吹牛的莽夫,卢建的尊严碎了一地,采访时,卢建把记者带到了一片藕塘,他告诉记者,从2006年到2008年,他就一直在这个水塘里,研究如何种藕,两年的时间,卢建还真摸索出了一套种藕的方法,他的藕又白又大,卢建那个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心想这次终于可以直起腰杆了吧?哪知大伙看到卢建种的藕,又笑了,都说卢建这藕算是种瞎了,这么好的藕怎么就瞎了呢?
记者:你以前当过大厨呀?
卢建:我也没有,但做过饭,没做过这么多的。
每年采藕的第一天,卢建都会亲自下厨,给采藕工人们做一顿饭。
卢建:停机子,停机子开饭。
2008年11月,和现在一样,卢建在自家的藕塘炒了一大锅的菜,和工人们庆祝丰收,一边吃饭,一边欣赏自己的藕,卢建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卢建:又白又大,皮肤就像女孩子的皮肤一样,很白很嫩的那一种,看上去就想摸一摸这样的感觉。
2008年11月9日,为了赶早市,卢建凌晨3点就拉了4000斤藕来到了这里,然而,一直卖到天亮,人家的藕都卖得很红火,卢建却连一斤藕也没卖掉。
卢建:一个一个买藕的人来了,一个一个又走了,到我这边看一看又走了,连价格都不问。就走掉了。
卢建的老婆刘斐:你再卖不出去的话,就得再熬一天,然后你藕放的时间,又不能放的时间太长,再说地里面还有,还有货我们要销出去,特别的一筹莫展。
看着别人卖藕,自己却卖不掉,卢建很郁闷,他偷偷的观察了一下,发现别人的藕又小泥又多,跟自己的简直没法比,可为什么自己的藕就是卖不掉呢?
卢建:他们这个就像武二郎一样对不对,所以说咱感觉咱的藕好卖。记者:武二郎?武大郎吧。
卢建:哦武大郎。像武大郎一样,对不对,咱那个藕像潘金莲,是不是两个概念。记者:结果呢?
卢建:结果反而人家这个藕好卖,我们的不好卖。
张慈良,在这家市场做藕批发生意已经十几年了,对卢建的藕,张慈良只看了一眼,就知道,这藕肯定没人要。
张慈良:都没见过大藕,他上哪里好吃呀都嫌这个外来藕,不好吃,俺卖一块,他卖5角都卖不掉。
[致富经]本期创业人物:卢建
卢建种的藕是从外地引进的新品种,虽然这种藕产量高,个头大,但当地人由于没有见过,认为不好吃,就没有人买。
听了张慈良的话,卢建一下子蒙了,自己藕塘里,满塘都是刚挖出来的藕,如果卖不掉,后果不肯设想,该怎么办呢?
卢建想让张慈良帮忙,可张慈良却根本不理他。
张慈良:找我四五次,找我给他卖藕,我不想给他卖。
可卢建却认准了张慈良,每天都来缠着他,甚至连张慈良上厕所他都跟着。
卢建:他上厕所的时候,咱也跟着上厕所,其实咱也不想上厕所,咱也去,那怎么办呢?
通过几天观察,卢建发现了张慈良卖藕的一个习惯,卢建对症下药,在一天之内就把积压的藕全部卖给了张慈良。
卢建:我就想好一个办法。
卢建的老婆刘斐:我就说怎么这么快,就我这一天没过去,就卖完了。
[致富经]本期创业人物:卢建
2008年11月15日,张慈良卖藕的摊位出了一件事,而这个事让卢建觉得机会来了。
卢建:老张的一个客户,以前卖老张的藕,可能和老张发生了一些争执。
原来张慈良收藕有一个习惯,就是只收当地散户的藕,而散户种藕,多用铁锹挖,经常是泥土多,刮伤大。客户退货的事也因此时常发生,这让张慈良一直很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