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要闻 » 江苏睢宁县东风村 一个被互联网改变的村庄

江苏睢宁县东风村 一个被互联网改变的村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5-01-10  来源:人民日报  浏览次数:721

从进城务工到返乡创业,重现村庄生机活力

“城里人也来给咱打工”

东风村的早晨从中午开始。

“亲是哪儿的?”“亲觉得多少钱合适?”……晚上8点见到王静时,他正在家中二楼的工作室,紧盯电脑与买家聊天,“一口一个亲,刚开始觉得挺别扭,现在都习惯了。”

其实,王静晚上的工作刚刚开始。他的网店只聘用了一名客服,上午9点上班,下午6点半下班。客服走后,王静吃过晚饭,就要接过来,一直看到晚上12点。在与王静聊天的过程中,电脑不时传来淘宝旺旺“叮咚叮咚”的声音,他要赶紧扭过头去招呼。

面对盯着网店看的农民,听着密集的“叮咚”声,实在不忍心多耽误他们的时间。对他们来说,时间就是订单、就是好评、就是交易额……

以往,东风村常年有1500人左右在外务工,王静曾是其中一员,在北京、广东都干过,打的最后一份工是在南京一家电动工具生产厂做操作工,“我每天上下班要骑车一个半小时,工作12个小时,工资才2300元。”

2009年10月,王静的小店开张,等了一个月,没卖出一件东西。“我至今清楚记得,第一件‘宝贝’是被广东韶关人买走的,还给了个好评,那次兴奋得半夜都没睡着,后来订单越来越多。”

不仅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了,一些大学生也回到村里网络创业。董来平毕业于新疆一所大学,2009年在家创了一次业,养七彩山鸡,家人始终不理解:“花那么多钱供你上大学,怎么能养鸡?”

受不了世俗的眼光,董来平应聘到山东一家上市公司工作,月薪6000多元。看着村里热火朝天的场景,他还是于2012年4月辞职回村,开网店卖家具。每天早晨7点起床,到自家家具厂和3名工人一起干活,工人下午5点下班,自己再加班干到9点,回到家里,接替老婆看网店,直到晚上11点半,关机睡觉。“虽然累点,但比在公司上班有劲,挣钱也多得多,应该早点创业。”

王万军当了十几年兽医、在建筑工地打过工、拉过废塑料,“但没挣到钱,现在是‘父托子福’。”王万军说,这几年,儿子网店成交额都在100万元以上,“重要的是儿子回家了,不用在外面‘漂’了,以前村里没什么人气,只有到过年才能全家团圆,现在天天团圆,过节与平时也没什么两样,村里的留守问题基本上迎刃而解。以前是我们去城里打工,现在是城里人也来给咱打工,我们村的不少钱被外面的人挣走了。”

外地的大学生也到东风村“淘金”。90后大学生吴潇崇,陕西宝鸡人,半年前从北京一家影视公司辞职来到东风村,开了一家名为V度电商服务的公司。“村里网商主动来找我们的不多,思想还是保守,宁肯每天花500元去淘宝做推广,也不愿找我们第三方做运营。”吴潇崇有些苦恼。

短短几年,东风村从无到有,建起250多家家具厂,聚集42家物流企业,周边其他村上千人到这里打工。

来自单庄的单波,每天骑摩托车到东风村上下班,在家具厂拆装成品床,拆装一个20元,两人一班,每天拆装二三十张,能收入200多元,“刚生了宝宝,方便顾家。”

由东风村扩散,带动周边几个村模仿和跟进,网上家具生意也都起来了,在前不久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上,沙集镇被评为“淘宝镇”,2014年交易额达到26亿元。

在见证东风村电商崛起历程的沙集镇党委书记邱良超看来,互联网经济的深度介入,加速了东风村和沙集镇的城镇化进程。

“网商发展带动了物流业,东风村老街不够宽,我们就修了6米多宽的柏油路;网速太慢,我们又进行了网络升级改造;网商开店没地方,我们兴建了产业园。农民转变了观念,在家创业致富,而现在的各项资源也都在向东风村和沙集镇聚集。”邱良超说,“村和镇目前已经连成一片,已经不是过去的小村庄了,俨然一个小城镇。”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最新发布
 
热门点击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