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海省农牧厅印发《推进农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实施方案》,计划在全省范围内综合开发利用高原特色农牧业、农牧区自然景观、农牧业资源、农家生活、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全力打造集休闲农牧业、现代农牧业、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生态文明建设高度融合的新业态,开启“农牧业+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
按照《方案》中提出的发展目标,青海省将全力培育壮大休闲农牧业经营主体,到2020年,青海省休闲农牧业经营主体达到2600家,休闲农牧业和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达到5万人以上,总收入达到20亿元以上。同时,创建休闲农牧业示范基地50家,推介中国最美休闲乡村5个。在已形成的传统农业观光型、设施农业休闲型、民俗文化体验型等5种类型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草原狩猎场、瓜果采摘园、水上体验园、创意景观种植区、田园养生度假等6种新模式。
据了解,为顺利推动“农牧业+旅游”发展模式,今年青海省将围绕全省休闲农牧业“一圈五区”发展布局,加快都市休闲及设施农业产业、民俗文化及现代特色农业、环湖景观旅游及生态农牧业、青南藏文化体验及草地畜牧业、柴达木盐湖观光及绿洲特色农业的基础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西宁和海东地区将突出自然生态、田园文化、农耕文化、河湟文化、民族文化,大力发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摘农家果、干农家活”为主要内容的示范园区、休闲农(牧)庄、农(牧)家乐。环湖、青南、柴达木地区将突出生态文化、江源文化、格萨尔文化等元素,大力发展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村、藏文化休闲体验基地、古村聚落、牧家乐,全力助推休闲农牧业成为青海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