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要闻 » 农民“卖跌不卖涨” 夏粮收购进入“瓶颈期”

农民“卖跌不卖涨” 夏粮收购进入“瓶颈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3-07-11  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387
导读:庄稼老汉就是怪,越贵越不卖。产粮大县禹城市粮食局工作人员陈加强用形象的语言总结了当地夏粮收购现状。记者在聊城、德州、菏泽...

“庄稼老汉就是怪,越贵越不卖。”产粮大县禹城市粮食局工作人员陈加强用形象的语言总结了当地夏粮收购现状。

记者在聊城、德州、菏泽等地的产粮大县了解到,今年山东新麦价格从6月上市收购初期高开高走,从开秤价超过国家中等新麦的托市收购价1.12元/斤,到目前多地面粉企业收购价格1.24元/斤左右,不到一个月时间,价格上涨了1毛多。

德州陵县安德街道任桥村农民任相全家里有6亩地,今年产的5500多斤小麦至今还在家里堆放着。“今年中等小麦托市收购价就在1.12元/斤,这几天涨了这么多,我看好后市。”临邑县农民杨青爽家24亩小麦产粮2万斤,都堆在自家西屋,因为觉得“还得涨”,所以“不愿卖”。记者采访了解到,在这些地区,持相同观点的村民并不在少数。

由于农民大多持有“卖跌不卖涨”心理,夏粮收购目前进入“瓶颈期”——农民惜售情绪较浓,局地面粉加工企业等收购主体为收粮发愁。

位于山东聊城莘县的山东中益粮业有限公司是当地规模最大的面粉加工企业之一,日处理小麦1000吨。公司负责人黑洪江告诉记者,公司从6月中旬开始收购小麦,普通中等小麦起步价1.12元/斤,价格比去年开秤价贵了一毛多。

“收购了20多天,价格每天都在上涨,开始几天涨5厘,现在几天就涨一分钱。其他面粉厂收购价格也都在上涨。”黑洪江无奈地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部分收购主体为了吸引农民卖粮,除了保证现金结算外,大多都放弃使用过风过筛设备。“过筛大概要去除0.5%的杂质。以前收购的小麦都过筛子,现在为了吸引老百姓和商贩卖粮,不过筛子了。”黑洪江说。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