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的故事, “你好,我是成鹏飞
对去年在北京有机市场上,自家种西瓜受欢迎程度至今仍记忆犹新,但同样让成鹏飞印象深刻的还有最后的收入跟成本抵消几乎就不剩下什么,对于西瓜销售,成鹏飞觉得得走一条新路了。
“你好,我是成鹏飞,是actiongaidinternational,AAI行动援助组织中国区的第一波联络组成员,也是一墩青社区发展促进会的秘书长,我们有一墩青可持续示范农场,我们的员工是男女平等,同工同酬……”随着简单的介绍和动不动蹦出来的英文单词,会让人联想到这个成鹏飞,不过是个腻歪了城市生活,为了保障家人饮食安全和品质,赶时尚跑到乡下包地务农的城市白领罢了,可是成鹏飞坚称自己是地道的农民,其周围的朋友则称他比农民还农民,这不仅体现在他那比年龄看上去还要成熟老练的肤色上,更有他对农业技能的理解和抱负。
在距张家口市区往南100多公里的怀安县,环境优美,几乎没有什么工业,是当地的闻名的农业县,一墩青社区发展促进会的示范农场就坐落在东南部丘陵地带的第三堡乡头百户村,这里土质以粘土为主,混合有少量的沙土。距离全国有名的产瓜区万泉县仅有十几里地。2010年,国际行动救援组织要撤离怀安县,一墩青应运而生,农场除了选择当地的土豆和谷子小米种植,最主要的就是西瓜,“这里离万泉最近,土质适合西瓜,不种西瓜可惜了。”一墩青西瓜口味醇厚,多汁爽口甘甜。
1999年,第一支国际扶贫公益组织,actiongaidinternational,简称AAI,也被称为国际行动救援,开始进入中国,并在中国河北省的张家口市怀安县地区建立第一个扶贫小组。为当地农民提供技能培训和财力支持。当时已在怀安县政府扶贫办工作了好几年的成鹏飞,偶然机会进入这个小组工作。NGO的工作一做就是十年。
“我们是2009年开始决定做一墩青,一开始就要做可持续的示范农场,不打化肥农业,不用除草剂,使用周边有机养殖农场出来的生态粪肥。择时而耕,按照原生态的种植方式”成鹏飞称他们扶贫小组有一个课题就是保持当地原有品种的稳定性,培育和发掘老品种的市场。
现在的成鹏飞觉得自己越来越离不开农场,越来越喜欢种地。在位于怀安县,第三堡乡一个巨大的天坑,旁边凸起的地带上,成鹏飞像一个真正的农民一样吸着烟,用脚丈量着自家农场周遭的土地,挨个摸过他种下的农作物,茄子,西瓜,还有土豆及西红柿。这是我从“德米特”引进过来的西红柿品种,你看跟其他的西红柿苗株是不是不一样。说到德米特,成鹏飞有些得意,他说这是自己关注农村教育关注农业扶贫多年工作最大的收获,就是接触到了国际上的像德米特这样生态农业教育体系,而德米特的农业体系,也是自己一直向往地。(注:德米特,是国际上最为严格的有机生产认证组织和体系。为农业提供技术、标准、种子、培训等一系列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