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走进辽宁沈阳市苏家屯区十里河街道板桥堡村的板桥花卉产业园,花卉大棚内,矮牵牛、舞春花、大花海棠等景观花卉竞相开放。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的专家团队正忙着指导花农夏季花卉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这些被科技赋能的花朵,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产业振兴的“致富花”。
苏家屯板桥花卉产业园占地700余亩,有标准化大棚200余栋,作为东北地区绿化草花规模最大、品类最全的花卉产业集散地,板桥花卉产业园年产值超7000万元,带动农民年均增收700多万元。然而,花卉产业发展仍面临技术瓶颈,辽宁省农科院花卉所创新服务模式,选取产业园内的盛春花场、静梦园花卉种植园两家代表性企业作为核心示范区,组建专家服务团队,开展定向帮扶。
专家服务团队将技术落到田间地头,通过引进新品种、推广标准化栽培和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实现成果快速转化。“专家带来的‘种苗扦插繁殖技术’太管用了,成活率达到了98%以上,既降低成本又能灵活安排上市!”盛春花场负责人卢良友兴奋地说。团队通过开展线上答疑,线下示范指导,举办培训班等方式为项目实施提供技术支撑。今年已开展线下技术指导8次,发放《景观花卉栽培技术手册》1000册,培训花农300人次,确保技术“落地生根”。
依托辽宁省农科院花卉所承担的“沈阳市现代花卉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园区共建成50亩景观花卉核心示范区,辐射带动周边1500余亩花卉产业基地。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使景观花卉优质花率稳定在95%以上,实现每亩节本增效超3500元,累计为当地新增经济效益500余万元。花农们告别“单打独斗”,组织化、标准化程度大幅提升,花卉产业正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亮丽名片。
“我们将继续紧盯基层需求,把更多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送到田间地头”省农科院花卉所项目负责人表示,“让‘科技之花’在乡村持续绽放,结出更丰硕的‘富民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