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贸易商积极囤货市场上小麦难寻
去年夏粮丰收以后小麦的收购价格达到了历史最高,每斤收购价格一度达到了一块三毛五,农民和贸易商都从中尝到了甜头。今年六月以后新季小麦也开始走向市场,根据去年的行情,贸易商们又开始大规模的收购,可是令他们头疼的是,今年的小麦突然不好收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近日我们的记者就来到小麦主产区山东省进行了实地探访。
多日持续的高温把山东各地笼罩在火炉中,中午是一天中日照强度最高的时候,然而让收购商杜长平最上火的,不是炎热的天气,而是迟迟不来送货的小麦收购点商贩。一上午过去了,送小麦的车只来了三辆,与往常每天三十多辆送货车相比,相差甚远。
山东聊城联益粮食贸易有限公司采购质检科科长杜长平对记者说,我们这一天应该收20多辆车到30辆车才正常,现在就是十来车,今天是上午四车,下午三车,才收了7车,他这个车小,才拉两万多斤,以前都是打车拉四万斤。
山东济南冯堂村收购点商贩表示,农民也不卖啊,收这一车已经感觉很侥幸了。
等了两个小时左右,终于来了两个卸货的车辆,杜长平立刻开始了对小麦的检验工作,爬上货车,抽取样品,一套熟练的动作可以看出他急切的心理。在检验过后,这车小麦似乎让他不太满意,但是为了能够在市场上找到小麦,收购的标准自然也降低了一些,只要不是太差劲的,剩余的都可以送入储存库。
山东聊城联益粮食贸易有限公司采购质检科科长杜长平说:有一些常户,他在下面也不好收,来了以后水分不行,我们也对他们放松放松。
记者问:是不是因为下面货很少?
杜长平说:对,下面麦子很少,来了以后你也不能不收啊。
山东聊城茌平县收购点商贩也说,不卖的挺多的。不用钱,这个价格也不行,我这一车都是待存的,也不是卖的。
杜长平所在的贸易企业,是今年刚刚建成的,建立的初衷就是看着去年在囤积小麦上大赚了一笔,今年小麦一上市短短一周的时间价格上涨了近10%左右,所以厂子里也开始大量的收购小麦,打算存放起来等待价格继续上涨。粮库的储存能力在1万吨左右,目前只存放了近一半,找小麦也是杜长平当下最重要的事情。
山东聊城联益粮食贸易有限公司采购质检科科长杜长平说,有得时候涨钱的时候我们就收不上来,越涨钱老百姓越不卖。
另外,卓创资讯有限公司的农产品分析师李红超表示,面粉厂,粮库、贸易商这方面他们的收购态度非常积极,由于去年小麦价格上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的心理预期,所以今年厂家和库里都有一个提前备货保持库存的行为。
今年小麦6月25号开秤上市,当时的收购价格为1.1元,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涨到1.25元,与往年3个月时间涨一毛钱相比,涨速极快。往年贸易商都会根据下游面粉企业的订单需求随时采购,今年在山东聊城、济阳、德州等地,贸易商的采购量与往年比翻了一倍多,采购的速度加快,大量采购期也比往年提前了两个多月。找货难的现象在当地普遍存在。
农户价格预期提高小麦出现惜售
今年夏粮上市后,小麦收购价格应声上涨,不少农民开始惜售手中的小麦,加上去年小麦的火爆行情,农民的心理预期逐渐升高,这更加导致了进入流通市场的小麦越来越少。
记者见到腾柸军的时候,他正和几个农民一起讨论小麦价格的下一步走向,看着小麦价格的一路上涨,大家都很高兴。而每天除了不断询价,腾柸军还要巡查自己种的几亩玉米地,由于今年夏天雨水大,大部分玉米地被浸泡,前段时间的一场暴风雨使得玉米大面积倒伏,看来今年想要通过玉米赚钱已经是不可能了。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他家里存的5000多斤小麦还没有卖,这是今年他唯一的收入来源,在玉米赚钱无望的情况下,腾柸军就更不想卖小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