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12月9-14日),国内花生价格重心震荡缓步下行,但跌幅有限。其中,东北产区平均跌幅100-200元/吨,好货价格相对抗跌,水分偏大货源价格下调200元/吨,河南产区白沙米平均跌幅100元/吨。
油厂按需调整收购标准,中粮油厂周中合同价格上调250元/吨,周末龙大油厂合同价格下调100元/吨,青岛益海嘉里合同价格累计下调150元吨,玉皇油厂油料一合同价格下调50元/吨,油料二含油上调0.5。受行情持续疲软影响,产地信心渐渐被磨灭,经销商入市信心不足,商品花生米整体交易氛围异常低迷,油料依然是主要的消耗渠道。上周行情延续弱势的主要影响因素可归结为:疲弱的需求,信心的缺失,产区出货量稍增且质量不一(东北产区部分货源水分偏大报价偏低,拉低整体好货报价)。
未来行情具体关注几个方面:一、油厂收购:从油厂入市至今的收购表现来看,油厂整体收购积极性良好,但年终将至,油厂收购总量分布不均,部分油厂收购任务已基本完成,年前收购将陆续进入尾声,收购价格易跌难涨,或将打击市场信心。二、产区出货进度:从产区出货情况来看,由于内、外贸需求相对匮乏,农户惜售影响,今年产区农户出货量不足30%,产区出货进度偏慢将导致供给压力长期存在。三、终端需求:按常理,节日需求效益理应刺激采购需求,然而,从今年节前的市场备货情况来看,销区贸易商备货心理极为谨慎,因市场消费旺季并未出现热销局面,从两广市场近期交易状况来看,整体需求仍表现为不温不火,在抑制产区价格上行空间的同时,也打击产区部分持货中间商对后市的信心。从这个角度看,贸易商备货对行情的支撑力度也相应消弱。
综合考虑,虽然目前购销主体整体库存处于偏低水平,但在需求格局偏弱背景下,参与交易各方心态极为谨慎,进而压制国内花生价格。短期来看,只能期望节前的消费因素为市场米提供一定支撑,或能延缓价格下跌的速度及幅度,但是,提振整体行情向好的概率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