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小麦价格下跌,其中芝加哥小麦跌至近期新低,其主要原因:首先,美国和俄罗斯冬小麦产区降水改善,产量预期有所改观;其次,主要小麦出口国俄罗斯和乌克兰同意停止攻击对方的海上及能源目标,小麦出口预期更加明朗。
国内小麦现货市场价格维持稳中偏弱走势。市场供应维持相对宽松状态,加之面粉消费处于淡季,终端需求疲软,导致制粉企业开机率偏低,对小麦的采购积极性不高。
俄麦产量预期上调,美麦干旱有所缓解
上周,莫斯科咨询机构IKAR将2025年俄罗斯小麦产量的基准预测调高150万吨,至8250万吨,主要原因是部分产区的冬小麦生长状况改善。在俄罗斯南部和中部地区,冬小麦因近期降雨和温和天气复苏,抵消前期干旱影响,提升产量预期。伏尔加地区状况仍不确定,可能因降水不足和霜冻风险限制产量增长。
美国干旱监测报告显示,截至3月25日,美国约14%的冬小麦处于干旱地区,比一周前减少20%,也低于上年同期的17%。21%的春小麦处于干旱地区,比一周前减少18%,低于上年同期的25%。
美国农业部作物周报显示,堪萨斯州冬小麦优良率为49%,高于前一周的48%;科罗拉多州小麦优良率66%,一周前为60%;得克萨斯州31%,一周前为28%。
另外不容忽视的一点在于,农产品市场仍在为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宣布征收的“对等关税”做准备,这一前景继续引发人们对美国农产品出口遭到报复的担忧,有可能继续引发国际小麦价格的下跌。
我国海关数据显示,近年来进口美国谷物数量在我国进口市场中的占比呈现下降趋势。分品种看,进口美国玉米和小麦在我国进口总量中的占比不足两成,加征关税可能进一步压制美国小麦的国外需求,进而对国际麦价造成持久的下行压力。
新季小麦预期较好,小麦需求不温不火
上周国内小麦价格震荡偏弱运行,市场购销谨慎。市场对新季小麦产量预期较好,部分贸易商放弃挺价,计划清库离场,进一步加大了市场供应压力。由于养殖、饲料企业行情低迷,小麦饲用性价比虽在部分地区因玉米、小麦价差缩小而有所提升,但近期玉米价格回落,使得饲料企业对小麦的关注度降低,难以对小麦市场形成有力支撑。
下游需求方面,上周主产区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中小企业开机率分别为33.83%、35.5%、35.06%、35.13%、36.67%,平均开机率35.24%,环比下降0.54个百分点。中小制粉企业开机率进一步走低,面粉走货更加缓慢,市场竞争压力较大。企业亏损较多,库存消化缓慢,难以支撑企业大幅开机。由于天气转暖后,产品更加难以存储,企业开机率整体维持低位水平。
关税影响国际粮价,国内关注天气变化
国际方面,俄乌同意暂停攻击对方的黑海以及能源目标,如果协议得到落实,意味着黑海谷物出口物流更为顺畅,但俄罗斯和乌克兰在本年度剩下时间里的出口均有限。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易变性和不可预知性导致其对全球谷物市场的影响存在诸多变数,无差别的关税政策势必导致全球谷物贸易的不畅和价格的频繁变动。后续仍需重点关注美国关税政策的变化及世界各国的反制措施,尤其是以谷物出口作为谈判筹码,或许将深刻影响全球谷物价格。
4月份我国小麦进入拔节抽穗期,华北、黄淮若遭遇倒春寒或干热风,减产预期将刺激价格冲高。中储粮或阶段性减少拍卖,优先保障新麦上市前的市场价格稳定。但下游面粉需求进入淡季,企业开机率维持低位,饲用替代受玉米价格回落压制,需求增量有限。后续重点关注政策调控、天气变量及国际关税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