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3月3-8日),国内花生市场行情稳中趋弱调整,多数地区报价稳定,局部价格偏高区域合理小幅回调,如河南正阳地区白沙米,东北308,以及辽宁兴城花育23(俗称小日本),整体购销氛围较为清淡。
主要表现如下:一、产区收购难、卖货难。一方面,基层、小贩对价格仍存在期待,现阶段惜售心理仍坚定,上货量小;另一方面,价格上涨趋势未得以延续,贸易商观望情绪升温,采购量有限,内销市场销量偏低,也抑制贸易商高价采购积极性。二、中间商库存增长,出货心态出现分歧,部分落袋为安的出货心理有所升温,但低价表现惜售,部分则稳价观望。三、传言主力油厂将于月中入市收购,市场普遍观望主力油厂动向。
自11月中旬以来,花生行情长时间维持窄幅震荡,消磨了市场耐心,部分经销商认为价格已经触底,后市价格进一步下滑的风险已经不大,因而开始逐步入市收购并建立库存,推动价格小贩反弹,而中间环节库存偏空,因此在从众心理作用下,纷纷开始适量补库,货源流通加快,在老百姓惜售情绪明显不上量的情形下,产区基层供应表现阶段性偏紧,推动价格小幅走高。但是从价格上涨速度及幅度来看,半个月时间涨幅仅在200/300元区间,可见:一是,市场看涨心态仍表现谨慎。二是,终端消费确实不乐观,贸易商高价采购谨慎。
整体来看,上一阶段伴随价格上涨的是中间商的库存货源的不断增加,而需求低迷的局面却没有得到相应改善,因而抑制了价格上涨的幅度,进入本周以来,各产区价格滞涨趋稳运行,局部地区出现冲高小幅回落的走势。对于后期行情建议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价格反弹期间,产销区库存均得到适量补充,但需求表现不旺,后期入市风险意识或提升。2、产区余货,气温升高后,货源存放难度增加,部分货源将陆续释放供应。3、主力油厂入市收购时间节点,及收购决策。4、新花生种植面积增加的预期较强。5、进口米到港存变化,但即便进口到港数量减少,从历年进口米份额来看,进口米总量小幅波动不足以从根本上改变国内供需基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