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要闻 » 大米进口激增 全粮食产业链须防不测

大米进口激增 全粮食产业链须防不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3-01-15  来源:国际商报  浏览次数:681

  不仅是吃哪国粮食的问题

  这一转变可能会对全球粮食市场带来深刻影响,因为相对于全球市场的贸易规模,中国的谷物需求十分庞大。

  那么,究竟是何种原因导致进口大米的价格远远低于国产价格?这一现象不仅存在于大米产业,目前中国整体粮食产业价格往往都高于国际。一位不愿具名的谷物行业研究员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国内的托市政策导致大米价格大幅走高,内外价差令进口利润空间进一步上升。”南方早籼稻走私情况严重,这部分走私米主要对低端大米消费市场形成冲击,比如米粉、工业用米。

  该研究员还表示,在调研中发现,农民有价格补贴,消费者消费量有限,因此对价格并不十分敏感。最受伤的还是加工企业,长期的稻强米弱格局减少了加工企业的利润,许多中小型企业被淘汰。在企业中,两极分化严重,有政策优势的企业有特殊的进口渠道,有政策后盾,能得到政策价格;而没有政策优势的企业,则得不到成本较低的原料米,盈利空间大幅受损。

  宋杰凝则认为主要是由两方面因素促成的。一方面,像泰国、越南等国家具有天然生产稻米等粮食作物的优势,在良好的气候水平下,其单产更高,产量有保障,同时一些国家对农业实施大力度的补贴制度,使其具备价格竞争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粮食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居民对粮食的间接消费量持续增加,存在供给的缺口,同时政府较高的粮食收购价格也促使国内粮价远高于国际水平。

  记者走访了位于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几家粮油大户,店主们均表示这几年人工费用等原料成本的增加也是不能忽视的一个现状。“目前国内大米价格是由政府和大型大米经销商制定的,为了保障农民的利益,调动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企业收粮价格就不应低。”黑龙江省五常拉林河大米生产供应商红姐说。

  全粮食产业链须防不测

  尽管从我国目前的大米自足能力与进口基数来看,当前的粮食安全完全在可控范围内,但国内一些农业专家还是对近两年来大米进口量的增加表达了一定的担忧。

  不少农业专家经常以中国大豆产业为例。他们认为国际巨头的垄断已对中国大豆、饲料和食用油的战略安全构成现实威胁。大豆和食用油的对外依存度已达60%以上,超过了安全警戒线。数据显示,全球四大跨国粮商“ABCD”(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控制了中国油脂市场原料与加工及其食用油供应的75%以上。跨国粮商在中国97家大型油脂企业中的64家企业参股或控股,占总股本的66%。

  李惊涛担忧,如果大米进口继续增加,那么将挫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稻谷种植面积很难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这样中国不得不加大进口,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将导致相关产业链被跨国公司控制。

  宋杰凝也认为,在一段时间内,国内粮价高于国际粮价的局面很难扭转。我国大米供给在短期内不会出现严重的紧缺状况,然而大幅上涨的进口量引起国际市场关注,更应该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在价格补贴、最低收购价的保护下,我国粮食产量稳步提升,然而未来耕地资源有限,农业发展后劲不足,提高单产更加困难,国内粮价居高不下,使其难以有国际竞争力,以政策导向的粮食生产,很难抵御市场风险。

  他进一步建议,想要扭转我国稻米流通存在的困境,政府须合理制定粮食补贴机制,促进自产大米上市自由交易和流通,完善稻米加工产业链条建设,进行稻米的深加工,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对进口大米制定一定的标准,使进口大米的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力度,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