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要闻 » 天津探索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让农民共享效益

天津探索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让农民共享效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4-04-08  来源:天津北方网   浏览次数:481

  盘活资源促进多赢

  与其他土地流转方式相比,以承包地入股更适于整村推进、规模较大,入股流转期限较长,流出农户的效益比较有保障,有利于引进农业项目,做大农业主体,提高农业效益,促进整个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以前村里农户把自己承包的地租给大户经营,合同期限短,一般是两三年,导致经营户不敢投入,现在这种模式,合同一签,最低10年,合作社可以踏踏实实做点事情。”张延林介绍说。去年,由村集体投资,购买拖拉机以及小麦、玉米收割机等20多台套,建设农机库、办公楼2000平方米。近期还将施工建设晾晒场,并配套烘干机等设施。此外,大规模的土地统一流转出以后,农业补贴资金也得到了优化组合。

  张延林告诉记者,按照国家补贴政策,去年,一亩地一季补贴83块钱,一年种小麦、玉米两季补贴166块钱,算到每户也就三四百块,对于各户来讲,这些钱也干不了什么。可这些钱汇集到一起以后,就能干点事了,去年农业补贴资金下来后,经社员大会通过,他们把这笔钱用来改造供排水沟渠、建设扬水站等排灌设施,提高农业抗旱、防涝、排碱能力,提高粮食产量和效益。

  规模化的生产使建农业园区、发展都市农业变为现实,也为与科研院所合作、引进农业项目提供了条件。一些村子开始发展都市农业,津美街建起了设施农业园区,与天津农科院、北京富平学校合作,引进农科院津优35号、36号黄瓜、园丰一号茄子、金蜜龙甜瓜等优质品种,种植面积1000亩。科研院校的技术人员常年提供技术帮助,同时在市农业局的帮助下,他们还建立了蔬菜种植网络管理系统、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系统和“二维码”查询系统,保证了蔬菜生产质量,去年还被市政府确定为天津市放心菜生产基地。此外,他们积极引进并参加“测土配方施肥”、“渤海粮仓”、“高标准农田”等项目,不仅可以享受国家政策,而且为做大做强高效农业提供了保障。

  拥有股权、能拿底金、还有分红,又是农民信任度较高的村两委班子牵头,离地不失地,这种模式得到了大多数农民认可,使得土地流转利于整村推进,流转规模更大。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除了津美街,同样以承包地入股成立合作社的大邱庄镇岳庄子村,流转土地2894亩,入社率97.9%。西翟庄镇顺民屯村,入股土地4200亩,占全村土地面积的75%。西翟庄镇吕家沟村,入股土地2660亩,占全村土地面积的62%。流转出的成片土地,使农业机械化率大幅提高。

  “全镇成立了5个农机合作社,大型农机设备100多台,规模化经营,彻底改变了过去家家有农具、户户都种地的小农生产方式。”大邱庄镇副镇长李胜利说。

  一增一减富裕农民

  据统计,以承包地入股成立的这15家合作社把集中连片的土地改造成高标准农田,使得有效种植面积增加约15%左右,再加上应用新品种、新技术,粮食亩产提升约10%以上。因此,农民入股合作社后,从土地上获得的收入相比分散经营有较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农户把承包土地入股合作社后,无后顾之忧地在二三产业中就业创业,获得更多收入。此外,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以及由合作社统一大批量购买种子、肥料等生产物资,使得种植成本大幅降低。

  在津美设施农业园区,700个蔬菜种植大棚整齐排列,张延林自信满满地说:“按照合作社章程,生产上,我们实行‘五统一’经营,从机械化耕作到农业品投入、生产技术标准、产品品牌注册和‘三品一标’认证、产品销售都由合作社完成,土地产出大幅提高,每天光西红柿的产量就上万斤,这是一家一户想都不敢想的。去年合作社生产销售各类蔬菜600万斤,农户与合作社收入1000多万元。”

  规模化降低成本,专业化提高产出,一增一减之间,农民和经营主体都实现增收。

  土地股份合作社,让农民世世代代依赖的土地悄然发生了变化,也让农民的观念在时代的进程中逐步扭转。

  “地种好了,我们的分红就多,我经常参加培训,可得精神起来种地。”大邱庄镇岳庄子村村民王福留说。老王家7口人、原有10亩地,以前自己种地,几乎就不赚钱。入社后他不但拿到了每亩保底收入500元,年底每亩地还有将近300元的分红,最主要的是解决了他的工作。老王今年50多岁,工作不好找,现在在合作社打工,每月有2000元的收入,这样算下来,老王家来自合作社的收入一年就有三万多元。

  据介绍,在盈余分配上,保底金的标准为每亩500元,保底金分配后剩余部分按4:3:2:1的比例进行分配,即40%按股权向成员再次分配、30%为公积金、20%为机械设施维修费用、10%为生产人员工资。为提高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确保成员能“旱涝保收”,合作社对土地和水利设施进行了综合改造,并投保政策性农业保险,还以提取公积金的形式续存公共积累应对市场波动。

  “土地股份合作社创造出了更多的就业岗位,特别是针对‘4050’农民,以及残疾人,给了他们更多的就业机会。”静海县农委主任王凤水介绍。

  据悉,2014年土地股份合作社将在本市扩大试点范围,更多的农民可以享受到改革带来的“红利”。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可以采取确权确地和确权确股不确地两种方式,按照这一精神,本市积极引导农民用承包土地入股成立合作社,对推进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土地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将有很大推进作用。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