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科技 » 农业创富 » 安徽肥西:“幸福菇”引领致富路

安徽肥西:“幸福菇”引领致富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4-05-08  来源:安徽农网  浏览次数:268
导读:近日,记者来到肥西县花岗镇农户解启扣的蘑菇地里,看到一个个掌心大小的蘑菇挺直了身子,从覆盖着稻草的泥土里探出脑袋,惹人喜...

近日,记者来到肥西县花岗镇农户解启扣的蘑菇地里,看到一个个掌心大小的蘑菇挺直了身子,从覆盖着稻草的泥土里探出脑袋,惹人喜爱。解启扣向记者介绍:“这就是‘幸福菇'。我这1亩多地,已收获蘑菇1000斤了,纯收益约3000元。这才是第1茬,一共能出6茬呢!”看着长势喜人的蘑菇,他喜上眉梢。

令记者感到疑惑的是,眼前这片蘑菇并没有生长在大棚中,而是在露天的一片树林下。没有任何遮蔽,也没有控温、调湿等设备,是如何夺高产、赚“大钱”的呢?面对记者的疑问,解启扣笑着指了指身边一位皮肤黝黑的中年男子:“这种蘑菇就是他发明的。”

这位中年男子,就是肥西县“蘑菇大王”丁伦保。种植蘑菇数十载的他,一直琢磨想找到一种优质的蘑菇品种――既能减少或者不用化肥,又不需要太多的栽培成本,并且在技术上简单易行、便于推广。经过3年反复试验,一种新型菇种诞生了,丁伦保给它起名为“幸福菇”。“只要在房前屋后随意开辟一块田地,或者在树林下,都可以套种幸福菇。幸福菇的栽培不需要任何设备,成本低,周期短,效益高。”丁伦保侃侃而谈。

他还告诉记者,这种蘑菇的栽培原料采用稻草(壳)、油菜秸、麦秸、亚麻秆、玉米秸、树枝等;栽培后的下脚料还可以直接还田,转变为农作物的天然有机肥料。目前,他的“利用长稻草秸秆立体栽培食用菌高产新技术”已通过省科技厅成果鉴定,并获县科技进步三等奖;而“露天大田栽培幸福菇新技术”目前正在申报市级科技进步奖。

丁伦保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地使用秸秆八千到一万斤,产五千到一万斤的幸福菇,批发收购价至少每斤3元,一亩能卖2万元左右,而成本只要3000元,市场前景良好。为推广幸福菇的栽培技术、带动更多农户致富,丁伦保发动身边许多农户种植,还免费提供菌种和技术。在他的带动下,目前当地已有50多户农民栽培幸福菇,并且这种新技术已逐渐辐射到周边县市。

解启扣就是这项技术的 “尝鲜”者。今年年初,他在丁伦保的指导下栽种幸福菇,获益匪浅。“就拿这秸秆来说,以前在我眼里都是废物,现在成了宝贝了!”丁伦保又找来一盆盆栽蘑菇展示给记者看。他说,这种盆栽蘑菇可以养在阳台上,既可点缀环境,也可以随手摘了吃,营养又健康。“我要把盆栽幸福菇推广开去,让更多人吃到亲手种的新鲜蘑菇!”丁伦保说。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