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效益叠加惠及山区生产生活生态——
开发荒山有效增加了耕地面积,辐射周边实实在在带富了村民,葫芦峪农业园区的治山经验和全产业链条发展模式给了农民一个“聚宝盆”,也将给太行山系上一条“金腰带”
许多人到葫芦峪现代农业产业园参观考察时心里都藏着一个问题:“葫芦峪模式”到底有没有发展潜力?能不能够长期稳定带动当地农业发展,农民致富?
河北省委政策研究室农村处处长王新荣对葫芦峪现代农业产业园进行了深入调研后认为,“葫芦峪模式”通过对荒山荒坡开发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资本、科技、市场等多个经济发展要素,为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催生了多个经济增长点,这些经济增长点是葫芦峪农业产业园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同时,葫芦峪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也让政府找到了支农的最好切入点,实现了政府与农业的高度对接。这些都是保障“葫芦峪模式”可以长盛不衰的重要支撑。
平山县农开办主任齐国利认为:“葫芦峪现代农业的发展,带来了资金、科技、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农业和农村集中,必然会让农村的经济业态产生重大变化,必然会促进农业和农村大发展,彻底改变农业、农村的落后面貌。”
他们对葫芦峪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分析在实际当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以下峪村为例,通过大规模的荒山荒坡开发,该村的土地比原来增加了很多倍。原来是一人一亩多地,现在人均四五亩地,等村里山地全部开发完成后,村里的耕地基本上可以增长10来倍,可以达到一家一个50来亩的家庭农场,按现在的经济收益测算,一个家庭农场就可以为一个家庭一年至少贡献四五万元收入。
下峪村村主任刘言文告诉记者,下峪村除了土地增加可以为村民带来经济增收外,园区搞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力。他原来也在外经商,前年和村里几个年轻人回来后承包了葫芦峪公司的一些开发工程,不仅为家乡的建设出了力,而且自己也挣了钱。
刘言文介绍,到目前为止下峪村共向葫芦峪公司流转土地和坡地1.2万多亩,流转率达到了90%以上,每年的流转费是200万元,全村500多口人,平均每人每年可以拿到流转费近4000元。目前村民共承包家庭农场50来个,每个家庭农场一年可以拿到5万至8万不等的收入。等村里的坡地全部开发后,可以建设家庭农场100多个,按一个家庭5口人计算,基本可以达到一家一个50亩的家庭农场。
变化不仅限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还包括对环境的改善。目前,公司正在治理下峪村中的一条倒满垃圾的泄洪沟。“将来还要在泄洪沟里盛上水,水沟两侧栽上树和花草,把这里变成村里的水上公园。”刘言文说,“葫芦峪公司还计划投资100多万元为村里修建超市、戏楼、养老院和卫生室。另外葫芦峪公司还计划用每平米800元的价格将下峪村的旧房子收购后拆除,重新规划建设新民居,并按每平米800元的价格卖给村民,等于是免费为村民建新房。”
王坡乡党委书记姜明芳对葫芦峪公司给乡里带来的巨大变化感触颇深:“通过葫芦峪公司的大规模开发,把以前的荒山变成了高产出的良田和‘花果山’,不仅农民们富裕了,而且环境也绿化了。照着目前的开发速度,用不了多长时间,王坡乡的老百姓就可以整体富裕起来!王坡乡的整体面貌就会根本改变!”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葫芦峪公司形成了一套“快速整合各种经济资源,快速复制葫芦峪农业产业园”的荒山荒坡开发模式,所以,葫芦峪公司到哪里开发,哪里的农业、农村面貌就会很快发生显著的变化。
去年,葫芦峪在保定市阜平县和曲阳县流转了大面积的荒山荒坡进行开发,项目所在村的面貌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很快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种影响还将继续扩大。记者了解到,河北省供销合作社正在委托中国农业大学规划科学研究所拟定《太行山燕山绿色屏障生态产业带规划》,根据这个规划,通过京津冀三地协同合作,河北省供销社将以“葫芦峪模式”为依托,建设高效特色种养基地,为京津下游产业提供有机生态原料。同时,加快产业园基础设施、农产品加工产业孵化园建设,有重点地承接京津农产品龙头企业加工外包、企业转移项目,达到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整体改善山区生态环境,保障水源、食品安全的目的,在广大太行山、燕山地区探索出一条山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刘海涛也向记者透露了葫芦峪公司下一步雄心勃勃的发展计划:“公司计划在河北省太行山东麓浅山、丘陵地区的片麻岩荒山荒坡地,推广、复制并进一步完善葫芦峪公司的治山经验和全产业链条发展模式,通过3至5年努力,投资500亿元,造出500万亩高标准农田,其中100万亩生产面向京津冀大市场的有机农产品,其余400万亩建设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预计项目建成后,整个项目区年纯收入100亿元以上,农民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刘海涛说,这个项目是一个生态、高效、带动能力强、影响广泛长远的农业项目,呈条带状分布,叫做太行山“金腰带”项目。
葫芦峪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蓬勃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也引来了中国生态金穗有机农业集团、绿宝露等知名企业的合作和加盟,绑定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使葫芦峪现代农业产业园与下游相关市场主体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深度融入了市场。
我们期待着“葫芦峪模式”在更多地区开花结果,期待更多农民因此走上致富的道路,期待连绵起伏的太行山早日系上“金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