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科技 » 科技热点 » 无人机瞄一眼就知明年咋种田

无人机瞄一眼就知明年咋种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4-10-18  来源:科技日报   浏览次数:445
导读:站在一望无际的水稻田边,现在长势怎么样,缺肥还是缺水,产量如何面对这一系列问题你该怎么办,是挽起裤脚下田一点点去测还是随...

站在一望无际的水稻田边,现在长势怎么样,缺肥还是缺水,产量如何……面对这一系列问题你该怎么办,是挽起裤脚下田一点点去测还是随便估一估?呵呵,这可都不是啥好办法。现在有一个既省时省力,又科学准确的好帮手:+计算机。

10月11日上午,在江苏海安县曲塘镇的水稻高产田边,一架旋翼无人机腾空而起,在低空几十米的高度沿着稻田来回巡航拍照,可不要小看了它,根据它拍回照片结合历年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就能预测今年这块田的产量,不仅准确度比肉眼估算高得多,而且还能判断肥水病害情况,可以为来年的栽培提供技术参考。这项来自南京农业大学的“基于无人机遥感的作物生长监测技术”,让150余名参加科技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南方区现场观摩交流会”的代表啧啧称奇。

据悉,进入“十二五”以来,江苏项目区相继实施了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三期项目中的三个课题,其中近两年以南京农业大学为牵头单位,实施的课题主要目标是研究大面积均衡增产技术,以及稻麦实现丰产前提下如何节水节肥。

针对制约稻麦大面积生产的重大技术问题,江苏项目区重点强化机械化栽培、轻简化栽培、抗逆栽培、精确定量栽培与信息化管理等关键技术创新,同时开展区域化技术集成示范与大面积推广辐射及相应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以全程机械化、轻简化为重要特征的稻麦现代化生产技术体系,以科技创新引领粮食生产科技进步与大面积增产增效。

在此次现场观摩交流会上,包括无人机遥感、水稻钵苗机插等尖端技术获得展示,一批先进栽培技术和高产新品种的运用使项目区粮食增产显著、节肥效果突出。

据统计,2011—2014年,江苏项目区新增粮食246.96万吨,新增效益66.56亿元。同时核心示范区小麦节氮16.1%—19.5%、节水15.0%—17.0%,水稻节氮17.3%—19.0%、节水20.1%—22.8%。项目取得的关键技术成果已成为各地高产创建主推核心技术,在全省稻麦生产科技进步上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