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要闻 » 家庭农场走在春天里

家庭农场走在春天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5-04-29  来源:经济日报   浏览次数:230
导读:旭光家庭农场是黑龙江克山县规模最大的家庭农场,由古北乡永胜村党支部书记郭喜创办,经营土地面积达1.3万亩。永胜村共有850户人...

旭光家庭农场是黑龙江克山县规模最大的家庭农场,由古北乡永胜村党支部书记郭喜创办,经营土地面积达1.3万亩。

永胜村共有850户人家,2781口人,土地不到2万亩,人均7亩多。郭喜说:“我们这里人少地多,适合搞机械化,一家不种上1000多亩地,不能叫规模经营。”他指着院子里成排的大型农机说,“现在我搞家庭农场,自己筹措资金,加上农机购置补贴,买的拖拉机、旋耕机、播种机、喷药机、收割机全是大马力的,加起来值800多万元。农场只有不到10个人,就靠这些大家伙。”

谈到农场的经济效益,郭喜给我们算了笔账:2014年,扣除土地流转费和种子、化肥、农药、农机折旧以及工人工资后,大豆行情不好没有赚到钱,马铃薯价格偏低赔了40多万元,玉米行情较好挣了140万元,总体净利润100多万元。他说:“这几年种地的成本持续上涨,要通过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来提升经济效益。在种地的过程中,必须精打细算,买农资因为量大就尽量压价,聘请水平高的科技员把好质量关。1亩地省下来1块钱,整个农场就能省下1万多块钱。”

永胜村村民郭永三说:“我觉着郭喜种地太多了也不行,要提高产量多挣钱,化肥农药就得多用,对土地肯定不好。”村民郭友说:“其实我也担心,一年500多万元的土地流转费,加上几百万元的种子化肥农药,年成好,他1亩地能挣200多块钱。现在种地成本也不低,要是碰上大灾年,他就爬不起来了。”郭喜也表示,自己对种地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心知肚明,每年都要从信用社贷款100多万元,土地规模超过万亩确实有些吃不消。

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形势下,旭光家庭农场契合农民意愿,依托土地流转,依靠农业机械和精细管理,实现了规模化经营,但绝不是规模越大越好,地方政府和农业部门必须从实际出发,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其保持适度规模经营,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