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科技 » 农民信箱 » 秋季生猪常见病防控措施

秋季生猪常见病防控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5-08-26  浏览次数:473
导读:立秋后天气逐渐转凉,较夏季直射日光的天然消毒杀菌而言,秋季病原微生物更加猖狂。加之昼夜温差比较大,潮湿对生猪造成应激,导...

立秋后天气逐渐转凉,较夏季直射日光的天然消毒杀菌而言,秋季病原微生物更加猖狂。加之昼夜温差比较大,潮湿对生猪造成应激,导致秋季养猪疾病隐患很大,建议广大养殖户加强猪场管理,切实做好生猪疾病防控。

流行疫病的成因

入秋后,由于白天气温持续高温,晚上气温骤降,昼夜温差较大,容易对生猪造成应激。或经历过高温高热,生猪免疫系统曾受高温损害,猪免疫力下降,部分猪仍然处于病毒排毒期,一时难以恢复健康,容易留下隐患。有些猪场因为消毒工作不到位,保健措施不当,不能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导致生猪没有足够的抗病能力。

由于管理不当,或养殖户对生猪需水量不了解,饮水设备不清洁,污染水源导致生猪感染疾病。或忽略了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影响,使生猪误食了霉变食料。有些自制配方饲料的养猪场没有根据气候变化及时调整饲料配方,使生猪生长阶段与营养供给不匹配导致免疫力下降。

易发生的主要猪病

猪瘟、猪丹毒、蓝耳病、伪狂犬病、口蹄疫、轮状病毒、副猪嗜血、传染性胃肠炎、仔猪红痢、黄白痢、流行性腹泻、附红细胞体、弓形体、衣原体与支原体、急性风湿病等。寄生虫病主要是疥螨类、线虫类、吸虫类。

防控措施

栏舍应保持适宜的温湿度、通风,提供充足清洁饮水。适当提高猪群营养水平,保持合适的饲养密度。切实做好生物安全措施,严格引进猪种,引种必须要有足够的隔离观察期限,并采血样检测评估健康状况后方可混群。养猪场应尽量减少霉菌毒素的危害,选购优质全价料或原材料,自配料的客户要在饲料中添加高效脱霉剂——脱霉净。应提高生猪免疫力,增强生猪抗病能力,可注射黄芪多糖注射液,诱导动物体产生干扰素,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抗体形成。

养猪场应根据猪场规模,制定采血方案,科学评估猪群健康状况,确定疫苗免疫时机、评估免疫效果、抗体消长情况,判断生猪是否受野毒侵袭,是否在免疫空白期。做好猪群药物保健工作,如生猪呼吸道疫情严重,建议选用氟苯尼考、泰妙菌素、替米考星等进行治疗;消化道疫情严重,建议选用阿莫西林、林可霉素进行治疗;血源性疾病可选用贝尼尔、长效土霉素等。应慎用蓝耳病疫苗,注射期间要用抗应激药物饮水,如用亚硒酸钠、维生素E、维生素C连用3天,中间的一天免苗。选用康巴斯在栏舍内定期消毒。

丹毒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猪的一种传染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对养猪业危害很大,一般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病猪的分泌物和排泻物排出大量的猪丹毒杆菌,污染周围环境,如饲料、饮水用具及土壤等,落在土壤中的猪丹毒杆菌在温度和湿度适宜条件下,不但可以生存,而且还能繁殖。其次是皮肤创伤感染,蚊蝇等吸吮病猪血液也机械性传播。带菌的健康猪受多种因素影响抵抗力减弱时,细菌毒力增强也常引起内源性感染发病。本病潜伏期为1~7天。本病可根据猪抵抗力与猪丹毒杆菌毒力强弱分为三种类型。

败血型猪丹毒最急性的病猪常突然死亡,体温突然增高到42℃~43℃,病猪食欲减退或完全停食,没有精神、寒战、病初粪便干燥后下痢、卧地不起,也有部分猪病后不久,在耳后、颈部、胸、腹侧等部位,皮肤上出现各种形状红斑,逐渐变为暗紫色,用手按压退色,停止按压时则又恢复,严重的脉搏纤细增快,呼吸困难,很快死亡。

疹块型猪丹毒病初食欲减退,精神不振,体温增高到41℃以上,便秘、呕吐12天后,在背、胸侧、颈部、四肢外面等处皮肤上出现深红色、大小不等的疹块,故称打火印,界限清楚,扁平凸起,病程为8~12天。

慢性猪丹毒主要症状是四肢关节炎或心内膜炎,也有两者并发,这种类型多半是急性或亚急性转化而来。患有心内膜炎的病猪,精神萎糜,喜卧地,食欲时好时坏,心跳加快,呼吸促迫,并发咳嗽,体温略高,多数正常,被毛无光,膘情下降,贫血下痢,最后死亡。猪丹毒关节炎,多见于四肢关节,病猪关节呈肿胀并热疼,常伏卧,驱赶时行动困难。

预防每年要定期注射猪丹毒菌苗。杜绝传染来源,切断传播途径,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对猪圈定期用10%石灰乳喷酒消毒。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