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篇:农民对市场了解不够深入
每年春耕,对广大农民来说,从自身能力出发,拿出有限的资金投资种植,而选择种什么是关乎一年辛苦和收入多少的大问题。如何冲破种植困境,通过自己辛勤劳动挣到钱,并最终走上致富路,已成为广大农民内心强烈的愿望。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很多农民也普遍反映对市场变化难以把握。长期以来,农村信息闭塞,农民对市场了解不够深入,容易出现跟风,导致农民挣不到钱。“跟风种植反映出农民在市场中的短视。对选择的品种没有长远发展思路,加上亏损后不敢坚持,这也是造成选择困惑的原因。”县农委副主任徐长青说。同样是农民,许浩创业之初也曾遇到挫折,但在困难面前他没有放弃,而是不断钻研种植技术、积极拓展销售渠道,最终获得成功。
另外,由于组织化程度不高,很多农民从生产到销售基本处于单打独斗状态,特别是一些地方一些品种没有形成规模,很多老板也不愿去收购,加上农民自身销售渠道不宽,产品滞销无人问津。
“传统的种植已不能适应目前市场的需求,加上对选择的品种没有长远发展思路,农民缺乏一定的种植技术,也导致了一部分农户种了不能丰产,丰产却不丰收。”徐长青说。
出路篇:农户提升自身素质政府积极加强引导
农户:提高种植技术,提升开拓市场的能力
县农委副主任徐长青说,要想丰收赚钱,广大种植户就要不断了解市场信息,提高种植技能;积极参加政府、企业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多接触市场,避免盲目跟风和惯性种植,同时通过接触市场拓宽销售渠道。
政府:提供政策、技术等的支撑
徐长青表示,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农户在产前、产中、产后等各个环节的服务和引导。从政策、资金、技术、信息服务上给予农民更多的帮助和服务。
定期举办各种培训班等,加强农户在种植技术、观念转变等方面的培训。搭建各种农业信息发布平台,通过手机短信、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将农产品供求信息、市场行情分析、极端天气应对办法等适用信息及时送到农民手中,帮助农户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实现农户间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的技术和信息等的共享和指导,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其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为农户搭建流转畅通的销售渠道。徐长青认为,目前广大农户主要靠老板上门收购,产品销售方式比较单一被动。政府在加强与传统客商联系的基础上,可针对各地优势产品,设立土特产超市,实行农商对接,多构建一些交易平台如超市、小型批发市场等,农民种植的产品可以直接进超市,让种植户再无后顾之忧。
温馨小贴士:县农委副主任徐长青提醒广大种植户,在没有找到更佳的种植品种之前,建议优先考虑种植国家进行保护价收购的优质水稻;其次可以订单种植青蒿菜、野渍菜、甘蓝、大叶菠菜等出口蔬菜;同时种植户还可以根据市场的行情变化种植应时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