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准确把握大豆市场供需形势,根据农业部全产业链农业信息分析预警体系工作要求,2015年12月21日,农业部信息中心、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联合黑龙江省农业信息中心召开“2015年大豆市场供需形势会商”。农业部大豆全产业链信息预警首席分析师、会商分析师、省级分析师以及黑龙江省当地农户和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了当前大豆市场供需形势,并就后期市场走势、大豆产业发展、目标价格补贴等提出建议。
我国东北产区大豆面积、产量双下降 后期大豆市场价格将以稳为主
大豆全产业链信息预警首席分析师农业部信息中心殷瑞锋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徐雪高
市场价格低开低走,销售进度慢于往年同期
2015年东北产区大豆面积继续萎缩,除辽宁省外,其他省区大豆产量同比下降。
2015年大豆新豆开秤价格2.05元/斤,远低于2014年的2.25元/斤,而且价格维持几天后一路下滑。12月份由于山东蛋白厂采购东北蛋白豆,市场价格小幅上涨。目前蛋白豆价格1.86元/斤左右,食品豆价格略高,在1.9元/斤。黑龙江省嫩江县中储粮轮换大豆,10月份收购价格1.98元/斤,较2014年下降17.5%,12月份降至1.88元/斤。据中储粮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11月末,东北产区大豆销售进度19.8%,低于2014年26%的进度。据主产区分析师反映,截至12月中旬,吉林省农户大豆销售进度不足1/3,而往年同期基本售罄。内蒙古大豆销售量接近一半,高于2014年40%的进度。黑龙江省少部分地区(如嫩江县)由于中储粮大豆轮库,销售进度快于2014年同期,但总体进度仍比2014年要慢。
大豆收益继续下降,规模经营主体受挑战
黑龙江省嫩江县霍龙乡鸿翔达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李兆华算了一笔账:2014年,大豆种植成本每亩680元,收入600元,亩亏损80元。2015年尽管柴油、化肥价格下降,每亩成本减少到636元,但大豆售价为1.75元/斤,比2014年低0.7元/斤,再加上单产下降,每亩大豆收入513元,不考虑补贴的话,亩亏损123元。他表示,虽然2015年玉米临储价格下调,整个嫩江县玉米亩效益仍比大豆高300元,他在考虑2016年是否还种大豆。
市场主体入市收购不积极,局部地区存在“卖豆难”
由于下游产品需求疲软,加工企业担心后期价格下降,基本按月随用随购。截至2015年12月份,黑龙江九三集团总共收购大豆2~3万吨,远低于2014年同期;嫩江县诚义农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收购大豆3000吨,而2014年收购8000吨;内蒙古海伦市冬雪生物科技公司收购大豆5万吨,较往年减少2万吨。2015年,山东蛋白厂一改往年采购习惯,转向关内采购大豆,东北大豆采购数量仅为13~14万吨,较往年减少18~19万吨。四川等食用豆消费大省也转向采购关内大豆。据黑龙江省贸易商判断,截至2015年12月黑龙江食品豆出省量预计30万吨左右,比往年下降很多。
实行目标价格改革后,国家不再参与临储收购,大豆收购完全市场化。加工企业入市收购不积极,农民“卖豆难”,一些地方虽然有大豆国储轮换,但收购库点不均衡,且收购量有限,农民也存在“卖豆难”。黑龙江省嫩江县国储轮换大豆,收购价是当地最高价格,周边县(市)农民均往库点卖,经常出现排长队现象。据该县鸿翔达合作社社长李兆华介绍,卖粮排队一般需要4~5天,押车费一天500元,增加了卖粮成本。嫩江县海江镇五星村种粮大户张斌反映,该县国储库轮换大豆即将停收,未来农民“更难卖”。
后期国产大豆价格将稳中偏弱
由于2015年12月东北大豆有小幅反弹,农民惜售心理较为严重,同时蛋白加工企业前期收购量大,大多保有一个多月的库存,预计2016年1~2月,大豆价格将逐步稳定。
随着气温回暖,大豆不易保存,同时春耕临近,可能会出现农户集中售粮的情况,3~5月,局部地区大豆价格可能继续下跌。虽然2015年大豆产量下降,后期市场大豆卖货压力较小,但国家临储大豆估计仍有500多万吨,2016年6月份启动临储拍卖的可能性较大,后期价格仍不容乐观。
非转基因大豆需求略有缺口
大豆全产业链信息预警会商分析师中投天琪期货研究所杨久尊
从消费端来看,国产大豆的消费主要分为商品豆、蛋白豆、油豆、种用大豆四个部分。
由于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价差超过1000元/吨,下游产品价格难以衔接,油用大豆的消耗骤降,食用豆的比例增加。考虑到本年度原料价格下滑,全国非转基因大豆的压榨量将有所增加,但总量不大,预计年消费80万吨左右。
蛋白含量能够达到40%以上的大豆将被优先消化于蛋白市场,需求主体是山东等地蛋白加工厂,每月的需求量在十几万吨,占到黑龙江省每月大豆食用消耗的一大半,并且下游需求旺盛、企业库存低、需求增长稳定。本年度蛋白豆需求量估计在150万吨,较上一年度增长10万吨。蛋白厂产品出口量大,转基因检验相对严格,需要在收粮等环节进行试纸检验,因此进口大豆掺混难度较大,对非转基因大豆的需求呈现刚性。
商品豆的标准较高,主要用于豆腐、豆浆等食用消费,总量历来比较稳定,估计在1000万吨左右。但是由于国产大豆与进口豆价差过大,南方港口商品豆的替代现象比较普遍,并且辐射到内陆销区,影响了国产商品大豆的消费,替代总量预计在300万吨左右且不断扩大,这是国产大豆虽然存在供给缺口但仍然无法走出独立行情的主要因素。
按照市场预估,本年度大豆产量近1000万吨,同比下滑200万吨,各消费项略增,2015/2016年度非转基因大豆略有缺口。从黑龙江省的情况看,轮储收购在上市初开始抢收,目标80万吨,2015年12月底前完成至少40万吨;蛋白厂转向北方采购,目前采购量8万吨,厂内尚有一个半月库存,短期采购节奏不会特别紧凑;压榨企业已采购量很小。
总的来看,对比300多万吨的产量,农民手中余量还是占不小的比例,短期不会出现紧俏,价格仍将随行就市。受到进口大豆的方向性指引,后市价格判断方面,主要观察春播前后的抛压能否出现,以及国家临时储备轮库、拍卖等政策节点对市场阶段性的影响。
蛋白加工厂采购国产豆数量明显增加
大豆全产业链信息预警会商分析师卓创资讯有限公司张瑾节
2015年以来,国内大豆价格持续走低,至8月中旬湖南、湖北新豆上市,价格更是大幅下跌,南方豆价跌至6年来新低。虽然大豆市场疲靡不振,但大豆蛋白加工企业表现出较高的采购积极性,采购国产豆数量明显高于上年同期。
根据卓创调研,2015年全国大豆蛋白设计产能60~70万吨,其中90%产能集中于山东,全国总产能较2002年增加1300%,大豆蛋白市场大大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