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辽宁省实施生霉粒超过2%的地方政府收购预案,此计划出台后,将对东北玉米市场价格起到进一步支撑作用,在此,笔者就政策及东北玉米市场现状做简要分析。
一、东北国储政策实施及生霉粒超标措施具体方案
根据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下发的通知,从2015年11月1日起到2016年4月30日,中储粮总公司在东北四省区以1元/斤价格(国标三等质量标准)收购临储玉米,同时对今年玉米临储收购的质量标准有严格规定,生霉粒含量要求在2%以内,并明确规定达不到质量要求的玉米,由地方政府按照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和食品安全地方负责制组织收购,相关支出由地方政府统筹安排。
2016年1月13日,辽宁省农委、财政厅、农发行辽宁省分行联合印发关于《辽宁省2015年度生霉粒超标玉米收购工作预案》的通知,通知指出按照今年国家临储玉米收购政策,生霉粒超过2%的玉米由地方政府负责组织收购的原则制定收购预案,具体内容有如下:
1、收购主体和时间
2015年玉米生霉粒高发地区的粮食购销企业和玉米深加工企业作为收购主体承担此次收购任务。收购企业按照临储玉米操作规程,按市价敞开收购农民手中2-5%(含5%)的玉米。收购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16年1月至2月底,第二阶段2016年3月至4月底,收购工作可视市场价格、收购进展和农民余粮生霉等情况分阶段启动
2、收购主体确定
由粮食购销企业和玉米深加工企业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均可向当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由各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农发行三部门共同确定收购库点。
3、粮权及监管
收购霉变超标玉米,粮权归收购库点,市场化经营。粮食购销企业收购的超标玉米,必须经过整理,达到生霉粒含量在2%以下,才能进入流通市场。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的超标玉米,只能作为加工原料转化为其他产品,不得以原粮形式进入流通市场。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超标玉米收购工作的全程监督,确保符合质量要求的超标玉米按农民意愿应收尽收,杜绝不符合安全标准和要求的玉米进入流通市场,确保饲料和食品安全。
4、收购资金和补贴
收购企业在符合农发行贷款要求的情况下,可向当地农发行申请贷款,也可自筹或向其他商业银行贷款解决。超标玉米在库期间发生的贷款利息及相关费用由企业自行承担。收购企业在预案确定的收购期内收购的超标玉米,可享受70元/吨的整理环节费用补贴,全省预计补贴总额0.8亿元,按辽宁农委10月底调查,全省霉变超标玉米450万吨,拟按收购总量25%测算。
此项政策的公布将减轻东北市场因玉米霉变率上升而造成的降价压力,对当地玉米价格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同时随着辽宁率先实施生霉收购政策,东北其他省份采取放宽收购政策也将会成为大概率事件,若该政策实施趋势在东北进一步扩大,则将有利于加速消耗东北地区农户玉米余粮,对东北地区粮价,尤其是优质粮源的价格形成支撑。
二、东北地区余粮见底 玉米价格再次受到支撑
据统计,截至1月20日东北临储玉米收购量达到7323万吨,本期(1月16-20日)收购总量439万吨,目前黑龙江收购总量3395万吨,吉林收购总量2028万吨,内蒙收购总量1308万吨,辽宁收购总量584万吨。同时,由上图可以看出,东北四省基层玉米平均销售进度已超过75%,尤其是优质玉米,部分地区可收购粮源品质呈现下降趋势。霉变、容重等指标存在不同程度下降,进而导致局部地区临储收购进度略有放缓,以黑龙江为例,目前当地农户手中多数余粮玉米霉变率在3%-4%,部分地区玉米余粮霉变更是达到10%以上,吉林部分地区玉米普遍霉变达到2%-4%,生霉超标严重。
此预案公布将加快辽宁玉米消化速度,辽宁深加工企业势必增加本省玉米收购量,相应减少外省玉米用量。购销企业将加大本省玉米收购力度,按照市场化经营思路,所收购玉米可进入流通领域或出售给临储收购库点。受此影响,辽宁省玉米市场购销进度将进一步加快。
笔者浅析:总的来看,辽宁省2016年度生霉超标玉米收购工作预案公布将减轻东北玉米市场因霉变率上升而造成的降价压力,对东北玉米行情起到进一步支撑作用,加之东北国储玉米收购节奏维持高速进展,东北玉米市场价格将继续维持高位震荡局面,预计年后东北优质玉米价格将继续维持在1950-2060之间震荡,质量稍差原粮受生霉超标预案影响,价格也将成稳中趋强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