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要闻 » 青海湟中:食用菌产业旺 稳增收底气足

青海湟中:食用菌产业旺 稳增收底气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25-09-11  来源:中国农网  作者:俞惠珍 孙海玲  浏览次数:0
导读:食用菌种植示范园占地84亩、年产菌棒300万袋、年产食用菌2600吨、年产值1740多万元……2024年,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李家山镇李家山食用菌产业园交出亮眼成绩单。...

食用菌种植示范园占地84亩、年产菌棒300万袋、食用菌2600吨、产值1740多万元……2024年,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李家山镇李家山食用菌种植示范园交出亮眼成绩单。近年来,李家山镇立足自然禀赋,创新“党委引导、企业运作”模式,以食用菌产业为核心抓手,嶼出了一条“以菌兴业、带农增收”的乡村振兴特色路。

走进李家山食用菌种植示范园内,占地84亩的园区生机盎然,7栋高标准日光节能温室整齐排布,1260平方米的菌袋生产车间内,香菇菌袋生产线全速运转,年产菌棒可达300万袋,常压灭菌柜、新能源供暖系统等现代化设备一应俱全,为食用菌科学化、标准化种植筑牢根基。

“目前我们以香菇种植为主、平菇为辅,还在积极试验示范其他品种。”食用菌种植示范园负责人周召荣介绍,今年计划利用9亩闲置建设用地建设食用菌产品研发中心,开展食用菌液体菌种研发,重点研发金耳、银耳、灵芝等菌种,目前设备正在调试中。

“目标是打造青海最大的食用菌品类研发基地,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丰富产品品类。”周召荣表示,目前基地上半年已经种植了200万袋的香菇、70万袋的平菇菌袋、15万袋的姬菇,产品目前主要发往重庆、成都、上海等地。

在标准化出菇房内,成排的菌棒上,一簇簇食用菌长势喜人,工人穿梭其间采摘成熟香菇。“现在在园区上班,一个月能拿3000元工资,还能照顾家里老人和孩子,比出去打工划算多了。”在园区务工三年的丁雪芳笑着说,稳定的收入让她的日子越过越踏实。像丁雪芳这样受益的村民不在少数,目前园区已带动54人固定就业,2024年至今发放临时务工人员和固定工工资总额已达352万元。

除了吸纳务工,园区还通过多重举措拓宽农户增收渠道,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培育120多名食用菌种植人才,部分学员已成长为车间主任;为周边种植户供应成品出菇菌棒超600万袋,并提供加工、销售一体化服务,打通产销链路;流转李家山村346亩土地,为74户农民带来土地流转收入41万元,户均年增收5540元。

2021年,李家山镇投入4400万元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成立李家山农稷协作建设有限公司,建成了这座集菌种研发、菌棒生产、成品销售于一体的食用菌种植示范园。2022年8月投产后,首年产值突破800万元,同年被认定为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经过数年发展,示范园年产食用菌2600吨,占据青海市场17%份额,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我们的发展目标非常明确,就是通过‘125’发展思路,用五年时间将李家山镇打造成西北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小镇、青海最大的食用菌品类研发基地、西宁最大的食用菌农业科技产业园。”李家山镇副镇长马艳萍表示,今年将重点优化示范园运营、夯实产业基础,两年内推动技术升级与品牌建设,五年内实现“三个最”目标,让食用菌产业成为农民持续增收、乡村全面振兴的支柱产业。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最新发布
 
热门点击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