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要闻 » 我国农业支持政策仍然有较大推进空间

我国农业支持政策仍然有较大推进空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3-07-10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529

我国农业和农村支持政策现状

主持人:加入WTO以来,从取消农业税,实行农业生产补贴,稳步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到扩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区域和品种等方面,我国对于农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可以说前所未有地加大了。作为一位资深的农业国际贸易研究专家,您怎样看待我国农业和农村支持政策的现状?

嘉宾:中国农业的本质决定了农业与农民生计、农村发展密不可分,农业支持政策与粮食安全、农村社会文化事业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密不可分。中国财政支农政策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既包括了对农业生产的支持政策、对农民收入的支持补贴政策,也包括了用于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支出,还包括了部分对大江、大河的治理支出以及对农村道路、林网、饮用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在理论上可以比较容易地把WTO农业协议界定的农业国内支持政策与其他“三农”政策严格区分开来,但在实践中是很难做到的。把“三农”支持政策等同于农业支持政策,将大大高估中国的农业支持水平。

中国财政支农政策的种类、结构和水平

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用于“三农”的财政支出不断增长,对促进中国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相对于中国农业人口数量、收入水平、农业多功能性和社会贡献以及消除二元结构的需要来说,目前中国对“三农”的支持水平仍然是很低的。

2001年至2010年,中国用于“三农”财政支出由1231亿元增加到8580亿元人民币。按当时美元汇率计算,2010年中国用于“三农”的财政支出资金为1267亿美元,人均189美元。2013年,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三农”投入,安排用于“三农”的支出合计13799亿元,人均也仅342美元。

2006年前,中国“三农”财政支出包括支援农村生产和农林水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经费支出、农村救济费、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农村中小学教育支出、农业税灾歉减免补助等。2006年“三农”财政支出合计3173亿元。其中,农林水等部门事业费、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经费支出、农村救济费分别占68%、16%、1%、6%。相关部门的事业费所占比重高达68%,包括了不同性质的政策支出,例如农业部门事业费包括了农村公共事业、农民教育、中非农业合作和南南合作、农业资源和生态养护、渔业增殖放流等。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包括了农村公路建设等。

2006年后,“三农”财政支出包括支援农村生产和各项农业事业费、“四补贴”、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支出等。以2010年为例,中央“三农”财政支出中,支援农村生产和各项农业事业费、“四补贴”、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支出分别占40%、14%和39%。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包括农村基本建设支出、农业保险保费补助、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扶贫资金、测土配方施肥补助、基层动物防疫补助、农民培训等项目。各项农业事业费包括农业、林业、水利和气象部门的事业经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支出包括农村教育、农村文化、农村医疗卫生、农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农村救济。

第一类财政支出中有相当一部分不属于WTO界定的国内农业支持,第二类基本属于国内农业支持,第三类完全不属于国内农业支持。2011年前两类支出为5496亿元,折合851亿美元。如果把第一类中不属于WTO界定的国内农业支持扣除,中国农民获得的属于国内农业支持的财政支出人均不足130美元(合人民币797.057元)。

基于WTO分类的农业国内支持水平

十多年来,中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变化很大:取消了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牧业税、屠宰税;在加强一般性公共服务的同时,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以“四补贴”为核心的强农惠农政策,先后实施了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制度以及玉米、大豆、油菜籽等重要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形成了与中国入世承诺和WTO规则一致的农业支持政策体系。

由于口径差异很大,要在“三农”政策中准确梳理出WTO农业协议界定的农业国内支持政策,需要大量的工作。但从2005至2008年中国政府向WTO通报的数据看,2008年中国“绿箱”支持水平为5930亿元,非特定产品“黄箱”支持水平788.6亿元,占当年农业产值的1.5%。特定产品“黄箱”支持主要用于小麦、水稻、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籽和生猪等7个产品,除小麦支持为-65亿人民币外,其他6个产品支持量水平分别为53、22、4、28、9、52亿元人民币,分别占该产品产值的1%、1%、1%、3%、1%和不足1%。

分析相关数据,可以得出以下几个判断:

一是中国农业支持水平符合WTO规定和中国入世承诺。根据2005~2008年的通报,中国特定产品与非特定产品的支持均未超过WTO规定的上限,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仍较低。例如2008年,非特定产品“黄箱”支持仅达到农业产值的1.5%,距承诺上限尚有较大空间,且基本不造成市场扭曲;特定产品“黄箱”支持占相应产品农业产值比重最高的产品是棉花,其支持额也仅占其农业产值的2.5%。

二是2008年中国通报的“绿箱”措施中,一般服务占60%左右。在一般服务中,其他一般服务所占比例最高,达46.8%。而其他一般服务中包含了农业、林业、水利、气象部门的行政支出、人员工资和补助等。这部分支出并不全部属于农业国内支持,将此类支出全部纳入“绿箱”,导致了对“绿箱”支持水平的高估。

三是“绿箱”国内支持总量近年来增长较快,但既使按照高估后的数据计算,人均支持水平仍然很低。

四是“绿箱”支出中自然灾害救助支出增长迅速,但由于需要援助的目标群体巨大,援助标准的有限提高都将大幅度增加支出总量。

五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包含了许多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开支,这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绿箱”支持水平的高估。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