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要闻 » 发改委官员:3亿流动人口城镇化是户籍改革难点

发改委官员:3亿流动人口城镇化是户籍改革难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3-07-12  来源: 南方都市报   浏览次数:540

南都: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思路是什么?

李铁:应给予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平等参与城镇开发的权利,进一步降低土地开发成本,释放经济发展活力。改革开放初期的历史经验值得借鉴,当时的农民在几乎没有成本的前提下,利用集体土地兴办乡镇企业,吸收了大量的农民从事非农产业,促进了整个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在,我们还可以进一步通过对存量土地的整合和再利用,通过赋予集体土地参与城镇建设的同等开发权,这是新时期进一步释放经济发展活力、打造新的中国经济增长极的关键。同时,赋予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等权利,还可以增加地方政府拆迁成本、遏制地方滥占土地,从而真正保障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权益。

南都:怎么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金的依赖?

李铁:在现行的城市运转模式下,土地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运转的资金来源,把土地出让金断掉这种伤筋动骨的改革很难得到城市政府的支持。必须加快建立更多依赖地方税收而非土地出让的新型城镇发展筹资机制:一是构建以土地为核心的不动产税体系,降低土地出让金在政府收益中的比重。探索建立农村土地和房屋出租、转让的税费收取机制,将集体建设用地上建设的自住和经营性租赁房屋纳入不动产征税范围。二是改革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行管理体制。打破地方政府对城镇市政公用事业运营的垄断,积极吸纳外资和民间资本参与,通过市场竞争,提高运营效率。最后是扩大政府资产抵押范围,盘活政府存量资产。

造城运动:90%以上地级城市规划建设了新城新区

南都:最近全国人大在城镇化调研中发现一些地方脱离实际盲目追求城镇化速度和城镇化率,造成很多“空城”,目前各地的造城势头是怎样的?

李铁:我们检索了12个省各城市的政府工作报告、文件、规划和新闻报道等,在144个地级城市中,有133个地级城市提出要建设新城新区,占92.4%,共规划建设了200个新城新区,平均每个地级市提出建设1.5个新城新区。在我们检索的161个县级城市中,提出新城新区建设的有67个,占41.6%。大多数城市已经将新城新区建设付诸于行动,并非仅仅存在于规划。

南都:这些新城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李铁:我们发现,新城新区规划面积和人口普遍超越现实。新城新区规划标准高,投资规模大。在各地有关新城新区的文件规划中,一般都提了较高的建设标准,生态城、智慧城、科技城、现代城等比比皆是,建设配置标准大多是国内和国际领先标准。比如某新区提出陆地绿化率不低于60%,各方面的硬件设施都是按照国际最先进水平进行配备。河北唐山、陕西西安、江西九江等诸多城市也规划建设各类高端生态城。高标准的规划建设也需要地方政府进行大规模投资配套。

南都:为什么地方政府热衷造新城?

李铁:我们认为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GDP为导向的发展思路,在工业招商面临激烈竞争的前提下,通过新城投资开发,吸引房地产发展,促进GDP增长。二是财政动机,希望通过新城开发,带动土地升值,政府可以获得高额土地出让金。三是旧城改造压力过大,老城区面临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治理难度大,试图通过新城建设缓解老城区压力。四是政绩推动。一届领导一任政绩和发展思路。新城建设看得见摸得着,投资带动城镇面貌焕然一新,政府有干头,容易显效果。

此外,中央层面上也没有明确的政策引导。长期以来对于城市政府的一些违背城市发展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的做法,没有有效的制约手段,很少出台过正式的文件进行规范。而一些地方官员往往也因为有了这些政绩工程得到提拔,并没有因为损失而承担责任。

南都:今后城镇化如何避免贪大求快沦为造城运动?

李铁:我们建议,重新研讨城镇化政策的设计,明确改革的思路,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引导城镇发展重点解决人的问题和城镇发展模式问题。要对各地的新城新区建设和规划,组织综合类的专家队伍进行调查,提出意见,统一清理。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切忌行政推动。特别是要防止政府的一把手主观拍脑袋的决策。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