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要闻 » 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工作座谈会在滁州召开

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工作座谈会在滁州召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9-11-25  浏览次数:114
导读:近日,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工作座谈会在安徽省滁州市召开,总结交流各地试点工作的经验成效,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会议指...

近日,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工作座谈会在安徽省滁州市召开,总结交流各地试点工作的经验成效,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


会议指出,作为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一项重大改革任务,通过多年的探索实践,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省份由9个增加到17个,试点面积由616万亩扩大到3000万亩,内涵不断丰富,路径不断清晰,取得了较好成效。生态效益方面,据土壤监测点数据显示,试点区域耕地质量稳步向好,耕地等级稳中有升,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东北轮作区、地下水漏斗休耕区、重金属污染休耕区和西南石漠化休耕区,耕地质量提升0.07—0.85个等级。经济效益方面,实行轮作后,试点区域的农产品产地环境得到改善,提升了稻米、小麦等的市场竞争力。黑龙江试点区域,主打绿色牌、有机牌,做大做强“五常”“庆安”等稻米品牌,提升了品牌效益和农民收益。社会效益方面,内蒙古阿荣旗将贫困户的耕地纳入轮作试点,由扶贫农场统一经营,实现人均增收1000多元,带动了脱贫攻坚。江苏、甘肃等省将轮作休耕与有机农业、生态旅游结合,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会议要求,有关地方农业农村部门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扎实做好明年试点工作。一要强化政策统筹。把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与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实施大豆振兴计划等政策相衔接,做到目标一致、同向发力。二要狠抓任务落实。在组织任务申报和签订协议的基础上,完善工作方式方法,发挥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作用,推进试点任务集中连片实施。三要搞好指导服务。加强相关作物配套品种、机械的试验筛选,以及关键配套技术的集成示范,强化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提高关键技术到位率。四要加强监督监测。关键农事季节组织有关专家实地检查,适时开展信息调度和飞行抽查,利用卫星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手段,监测轮作休耕面积,确保试点任务按时保质保量落实。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