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科技 » 农业创富 » “卤蛋西施”的致富经

“卤蛋西施”的致富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20-07-13  浏览次数:259
导读:  在重庆市巫山县建平乡建平村,龚克艳在展示自家秘制的卤蛋(6月22日摄)。  沿巫峡口南侧的301省道盘旋而上,行车八九公里,...

  在重庆市巫山县建平乡建平村,龚克艳在展示自家秘制的卤蛋(6月22日摄)。

  沿巫峡口南侧的301省道盘旋而上,行车八九公里,记者看到了一栋崭新的白色小楼,这就是远近闻名的“艳姐农家乐”,浓香的卤味正从里面飘溢出来。艳姐名叫龚克艳,有“卤蛋西施”之称。她不仅靠自己的双手走上了一条“舌尖上的致富路”,而且带动一些乡亲们脱了贫。

  龚克艳所在的重庆巫山县建平乡建平村,与巫山县城隔江相望。这里山高坡陡、产业匮乏,早些年乡里的年轻人大多选择到沿海城市打工,留下老人、孩子在家。

  2008年,龚克艳告别在深圳的打工生活,回到家乡。婚后,她和丈夫在紧邻省道的自家房门前建了个加水站,为来往汽车加水,每年收入1万元左右。渐渐地,他们在为汽车加水的同时,又开了一家小吃店,专门向路过的司机、乘客售卖卤鸡蛋,生意越来越红火。尝到甜头后,他们又进行“扩大再生产”,开发了卤猪蹄、卤豆腐、卤牛肉、豆腐干、卤魔芋、卤鸭脖等菜品。

  小小的卤菜店,不过一间简陋的砖瓦平房。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龚克艳突发奇想:何不变收费加水为免费加水,从而吸引更多的驾驶员和乘客来买卤菜?这样想着,她很快就对加水站进行了简单改建,使之由单一的加水站变得更像是高速公路的“服务区”。

  经营思路的转变,更增加了小吃店的活力。随着巫山县旅游业发展,一些自驾游客也成了小吃店的座上宾。“生意好的时候,每天仅卤蛋就能卖上千个。”龚克艳说。

  其实,“卤蛋西施”的生意好,主要靠的是“真材实料、勤劳肯干”八个字。每天天色微亮,龚克艳和丈夫就忙碌了起来,打扫店铺、按配方调制卤料、将前一天准备好的食材下锅……

  去年,龚克艳夫妇在与老房子一街之隔的地方修起了一栋小楼,经营了11年的“卤蛋西施”小吃店摇身一变成了“艳姐农家乐”,不仅店面扩建到200多平方米,餐桌也由从前的8张增加到12张。坐在窗明几净的新店里,顾客透过窗户便能看到“巫山云雨”的美丽景色,一饱口福的同时更能大饱眼福。

  扩大店面规模后,龚克艳夫妇在小吃店的基础上新增了民宿经营等业务,吸纳村里的留守妇女、贫困户就业。目前店里的8名员工都是附近村民,每月2500元的工资和免费用餐的待遇,明显改善了他们的生活。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