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要闻 » 近60万乡村网店改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中国农民

近60万乡村网店改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中国农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3-08-14  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333
导读:当电子商务改变城市人的消费习惯和零售业格局时,中国农村的面貌也在网购大潮中不断改变。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阿里研究中心13日发...

电子商务改变城市人的消费习惯和零售业格局时,中国农村的面貌也在网购大潮中不断改变。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阿里研究中心13日发布最新的“淘宝村”研究报告称,截至2012年底淘宝、天猫平台上注册地在农村(含县)的网店数为163万个,其中在村、镇的淘宝网店达到59.57万个。

以浙江义乌青岩刘等村庄为代表的“淘宝村”,早几年已经因为家家户户开网店而引发外界关注,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人们深夜还敲着键盘在网上做生意。

这份报告说,目前在中国已经发现了14个大型的“淘宝村”,包括山东博兴湾头村、河北清河东高庄等,分布在浙江、河北、江苏、福建等地的农村地区。

“这14个村子的淘宝店总数超过1万家,年销售总额超过50亿元,拉动的直接就业人数超过4万。”阿里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陈亮说。

报告认为,网购带来了返乡潮,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着农村面貌。以山东博兴湾头村为例,目前湾头村有500多户人家在淘宝、天猫等平台开网店,年销售额在百万元以上的有20多家。村里人开网店的经历激励着年轻人返乡,同时还吸引了一些来自陕西、济南的外地创业者来到这里,当地流传的话是,“在外东奔西跑,不如在家淘宝”。

报告认为,淘宝等平台让农民有机会直接对接全国、全球大市场,2012年江苏沙集镇销售额超过8亿元,义乌青岩刘村淘宝商家的总销售额超过15亿元。

“农民草根网商正在推动社会变迁,更重要的是他们自身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汪向东说。

也有分析认为,“淘宝村”未来的发展还取决于多重因素,农民能否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节奏、乡村物流条件等等,都将决定“淘宝村”走向更远或是消亡。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