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粮油价格 » 进口小麦步伐放缓 优质品种价格坚挺

进口小麦步伐放缓 优质品种价格坚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24-11-25  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浏览次数:73
导读:从供应端看,上周中储粮在主产区投放小麦数量下降,成交率较好,对小麦市场整体影响不大。当前秋粮大量上市,小麦市场购销不活跃...

从供应端看,上周中储粮在主产区投放小麦数量下降,成交率较好,对小麦市场整体影响不大。当前秋粮大量上市,小麦市场购销不活跃。从需求端看,当前下游面粉需求不旺,制粉企业提价采购意愿不强,小麦价格窄幅波动。今年新麦上市已有5个月,小麦价格仍没有太大波动,整体以区间震荡为主。目前农户出售小麦价格约2360~2420元/吨,与上市初期基本持平。但是算上利息等费用,当前基层粮点及贸易商存粮成本2400~2460元/吨,与加工企业采购价格接近,贸易商利润空间较小。叠加今年小麦再获丰收,基层粮点仍有部分粮源尚未出售,持粮主体心态松动,开始加快出售手中余粮,近期基层上量略有增加。


进口小麦步伐放缓 优质品种价格坚挺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10月我国进口小麦22.1万吨,环比减少2.5万吨,减幅10.1%;同比减少43.4万吨,减幅66.2%。2024年1-10月我国累计进口小麦1092.2万吨,同比减少1.2%。2024/25年度至今(6月至次年5月)我国共进口小麦286.8万吨,同比减少21.2%。10月加拿大是我国最大小麦供应国,自加拿大进口小麦10.6万吨,环比增加15.8%,同比减少54.9%;俄罗斯4.9万吨,环比增加12.3%,同比减少27.9%;哈萨克斯坦4.3万吨,环比增加60.6%,同比减少16.9%;澳大利亚9791吨,环比增加18.9%,同比减少93.5%;美国8823吨,环比减少87.5%,同比减少93.9%。


从进口小麦数量看,预计今年最后2个月进口麦数量依旧偏低。一是今年1-2月到港小麦大部分是使用上年配额,目前进口小麦总量应已接近配额上限。二是今年5月以来,进口麦到港量逐月下降,主要原因是国内新季小麦丰产,供应压力较大,而面粉消费有所下降,降低了对进口小麦的需求。


从进口小麦价格看,今年新麦上市前,国内小麦市场供需格局宽松,面粉需求偏淡。叠加上半年进口麦到港数量同比偏多,且增幅较大,进口麦价格持续走低。6月,国产新麦大量上市,小麦再获丰收。今年国产优质新麦品质较好,加之上年度市场上优质陈麦余量较少,上市初期制粉企业积极采购、建立库存。7月主产区一类优麦进厂价格2800~2840元/吨,二类优麦2640~2700元/吨;同期与之对标的加麦2900~2950元/吨,美麦2700~2750元/吨。国产优质麦性价比优势明显,制粉企业采购进口麦数量减少。


然而,当前国产优质麦在蛋白含量、延展性等方面与进口麦仍存在一定差距,在磨制面粉过程中仅能部分替代进口麦,制粉企业对部分性能突出的进口麦有刚性需求。当前国内进口麦余量较少,11月国内进口麦价格回升,整体偏强运行。监测显示,11月20日,国内南方销区加西红春麦价格约3000元/吨,月环比上涨250元/吨;美软红冬麦价格2600元/吨,月环比上涨100元/吨。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