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是可以掌控的,还是难以避免的?在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其趋势还真不好说。但古人云,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粮棉油糖是基本的生活物品,也是具有经济与金融属性的战略产品。能不能有效掌控重要农产品的供求与价格稳定,实在是天大的事。
——亚夫
棉油糖等是重要的政治经济产品,价格异常波动不仅影响农业生产,而且对下游产业和居民消费也有负面影响。近年来我国重要农产品价格与国际市场联动性增强,并呈现超短型高位波动状态。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人口不断增加,棉油糖的需求不断增加。在食糖消费中,工业消费约占70%左右,家庭直接消费的食糖比例约为30%。
自2003年以来,我国棉油糖对外依存度大幅提高。棉花,2012年达到42.7%;大豆,2012年超过80%;食糖对外依存度在不同年份有变化,基本稳定在10%左右,但到2020年对外依存度将达23%。
近年来,棉花价格高位频繁震荡,波动区间整体上移;大豆价格宽幅波动,油菜籽价格窄幅起伏;食糖价格高频周期波动,价格涨跌幅度加大。
未来一段时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棉油糖的进口还将有所增加,国内国际市场联动性还将进一步增强,价格调控的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近年来我国棉花、油料、食糖等对外依存度较高的重要农产品价格上升速度加快,与国际市场联动性增强,呈现超短型高位波动特征。
棉油糖等是重要的政治经济产品,产业链条长,涉及环节多,价格的异常波动不仅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经济性收入,而且对下游产业的健康发展以及居民消费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完善棉油糖价格调控机制,对保障国民经济健康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外向型重要农产品基本特点
1.产业链长、可加工度高
棉花、油料、食糖不仅是居民生活的必需品,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工业原料产品。
棉花是重要的纺织工业原料,棉花用量占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的四分之一;大豆、油菜籽等油料作物是食用油脂、饲料蛋白和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食糖作为天然甜味剂,是饮料、糖果等含糖食品和制药工业不可或缺的原料。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人口不断增加,棉花、油料、食糖的工业需求不断增加,成为推动需求增长的重要力量。在食糖消费结构中,工业消费约占食糖总消费量的70%左右,家庭直接消费的食糖比例约为30%,饮料行业、食品加工业和乳制品行业是主要消费对象。
2.生产区域集中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棉油糖等农产品优势区域基本形成,生产布局发生重大变化,主产区播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其中,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三大优势棉区生产集中度达到99%,仅新疆棉花产量就占到全国棉花产量的一半以上。
桂中南、滇西南、粤西、琼北甘蔗优势产区生产集中度达到93%以上,广西、云南、广东、海南、新疆、黑龙江等六个主产省区食糖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达到98%。
长江流域油菜优势产区生产集中度达到85%以上(见图1)。
3.对外依存度较高
我国棉花对外依存度自2003年以来呈大幅提高趋势,2012年达到42.7%;油料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其中,大豆主要依靠进口,2012年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80%;食糖对外依存度不同年份之间有变化,基本稳定在10%左右(见图2),但据FA0和OECD预测,到2020年我国食糖进口依存度将达到23%。
我国棉油糖近年价格变化趋势
1.棉花价格高位频繁震荡,波动区间整体上移
自1999年棉花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国棉花价格总体走高,呈现“两头波动,中间震荡”态势,价格高位波动加剧。
根据H-P滤波波动成分,国内棉价大致经历2000.12~2003.11、2003.12~2007.8和2007.9~2011.3三个周期,平均价格从11133.4元/吨上涨到15950.6元/吨,价格变异系数从0.204增加到0.336,波动区间上移,幅度明显加大,超过了国际同期棉花价格波动幅度(见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