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要闻 » 甘肃临夏演绎“庖丁解牛” 实现跨越式发展

甘肃临夏演绎“庖丁解牛” 实现跨越式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3-10-22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568
发展需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农牧结合,生态立州,临夏再谋新发展。

“对于农牧交错地带,要找准克服瓶颈的‘突破口’,更要乘势而上,推动农业、农村全面发展。”临夏州委书记周强说,当前,临夏畜牧产业正处于结构优化、产业升级、转型跨越的关键阶段。围绕全州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思路,临夏研究提出了畜牧产业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和思路,树立“为牧而农、为农而牧、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理念。

近年来,甘肃省大力推广以全膜双垄沟播为主的旱作农业,临夏州的旱作农业面积不断扩大,从最初的500亩发展到现今已达150多万亩,在广河、永靖、东乡等县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形成了玉米产业带,大量的玉米秸秆为草食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饲草料资源。

在广河县,围绕“种足、养多、增收、普惠”的目标,以秸秆利用为重点,以科技服务为支撑,以种促养,一条“旱作农业—玉米秸秆—养殖牛羊—能源沼气—有机肥料—粮食增产”的循环农业发展之路正在形成。目前,广河县玉米秸秆利用率已达60%以上。

草食畜牧业带动种植业快速发展,反过来,种植业规模化的推进,为草食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近年来,临夏州大力推进农村户用沼气、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力争2016年实现适宜地区基本实现沼气化;同时,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建立健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完善以奖代补等措施办法,提出要使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0%以上。这些措施,有力地保护了当地的农业生态环境。

“地区发展需要金山银山,但更要绿水青山。”周强说,州委、州政府选择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路子,在推动全州农牧业发展的同时,也是充分考虑了临夏作为农牧交错地带的生态实际,深入研究了这类地区发展的规律,目的就要为社会发展创造一片净土,保护临夏这个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奔腾的黄河自西向东横贯临夏北部,大夏河、洮河和湟水等一级支流及30多条二级支流均在临夏州汇入黄河,临夏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也是黄河上游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周强说,近年来,临夏实施“生态立州”战略,以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州和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带生物多样性建设保护为目标,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大力实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着力建设西南部水源涵养型、中部经济防护型、东北部植被恢复型安全生态屏障。到2016年,全州森林覆盖率要达到20%,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70%以上。

农牧稳州,生态立州。临夏州紧紧抓住农牧交错地带的特殊性,探索实践了适合自身经济社会发展之路,在地理情况复杂、生态多样的地域中,找准了农业农村发展的路径,为我国农牧交错地带农业发展积累经验的同时,也为这些地区带来诸多启示:必须要紧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充分研究农牧交错地带的共性及不同地区的个性特点,选择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发展中必须在充分考虑到当地的生态、地理等诸多条件下,尊重客观自然规律,尊重产业发展规律,寻找二者的最佳结合点,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