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州康乐县有广袤的水草,自古就有“无牛无羊不成家”的传统。新世纪以来,康乐县把发展肉牛产业作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首要工作,领导班子一届接着一届干,持续实施“畜牧强县”和“金牛富民”工程。
为了突破资金短缺瓶颈,2009年,康乐在甘肃省内率先成立金牛资产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专门为肉牛产业发展提供贷款担保;2011年利用妇女小额担保贷款,为存栏母牛3头以上、育肥牛5头以上的小规模养殖户发放2~8万元贷款;针对贫困养牛户,创办村级扶贫合作社,由合作社为贫困户提供小额临时性周转资金;2012年将省上新出台的“双联惠农贷款”全部用于肉牛产业发展上,从基础母牛的保护,到冻配、防疫,再到育肥、加工和销售,几乎在牛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康乐县都出台了具体的扶持办法。
50多岁的辛雍家村村民雍应忠,亲身感受到了康乐肉牛产业跨越发展给他带来的变化。1997年,雍应忠在自家宅基地里搭建了一处简易牛棚,养了几头母牛。2004年,他筹资1000万元,从省内外购进多头良种母牛,成立了良种畜禽有限公司。如今,他的康乐县德隆良种畜禽有限公司已成为临夏州最大的良种母牛繁育基地,基地繁育的母牛除供应本县外,还远销新疆、四川、西藏、宁夏等省区,已累计向省内外调拨良种母犊牛3.2万头,仅2012年就调拨良种母牛4600多头。今年年初,跟着父亲与母牛打了十多年交道的雍永福,成立了宏福农牧业产业公司和社员一起搞起了养殖小区,与养殖户签订犊牛和架子牛收购合同,与种植户签订饲料玉米种植合同,目前合作社已实现产值1100万元。
从在宅基地起步,到创立公司、建立合作社,近16年的发展历程,雍应忠父子实现了小康梦,也折射出康乐肉牛产业的成长。康乐县县长雍桂英说,目前,康乐县已成为甘肃肉牛产业大县,全县累计建成百头以上肉牛养殖场155个,年肉牛饲养量达20万头,出栏7万头,全县93%的农户参与畜牧养殖。
记者采访期间,正赶上农业部和甘肃省政府共同在康乐县举办中国肉牛产业发展大会暨中国康乐首届牛业发展大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对康乐县通过政策配套、资金扶持、提升服务等措施,探索出的“政府引导、协会组织,龙头带动、农户参与、科技支撑、市场运作”的“康乐模式”给予肯定。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说:“‘康乐模式’代表了肉牛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的方向,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在临夏的养羊大县东乡县,副县长董致杰说,近年来,县里结合全省肉羊产业大县建设,以“东乡手抓”为品牌,共引进良种羊8000只,完成肉羊杂交改良15.5万只,制定了《东乡县“东乡肉羊”品种选育工作方案》,确定了全县6个“东乡肉羊”品种选育示范点,为培育“东乡肉羊”类群打下了坚实基础。
“康乐、东乡持续推进牛羊大县建设,是临夏作为农牧交错带选择产业发展突破口、打造发展平台的有效探索和成功实践。”马旭林说。今年临夏州在新出台的《关于加快全州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决定》中,又制定了《临夏农牧稳州战略实施方案》,州政府把畜牧产业发展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内容,给予了1000万元的资金支持。近期州委、州政府又出台了《关于加快富民产业培育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若干政策规定》,对饲草开发利用、能繁母畜补贴、畜禽品种改良、规模养殖发展、养殖业保险和有效增加投入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扶持办法,这无疑再一次对全州畜牧业跨越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