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要闻 » 烟台“南鱼北养”带来产业变革

烟台“南鱼北养”带来产业变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4-06-30  浏览次数:242
导读:近日,两辆满载珍珠龙胆石斑鱼苗种的活鱼运输车从山东省烟台出发,直奔天津。它们将在当地生活1年,然后陆续走上百姓餐桌。这不...

近日,两辆满载珍珠龙胆石斑鱼苗种的活鱼运输车从山东省烟台出发,直奔天津。它们将在当地生活1年,然后陆续走上百姓餐桌。这不仅为国内和东南亚地区美食爱好者增添舌尖上的美味,而且共计100万尾的数量,体现烟台“南鱼北育、南鱼北养”养殖模式的突破和成熟,凸显了烟台高效生态渔业的优势。

这批珍珠龙胆苗种平均规格在10厘米以上,健康活泼。“珍珠龙胆属暖水性鱼类,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环境能力强、味道鲜美等优点,在东南亚餐桌上非常受青睐,此次烟台地区的企业繁育成功,体现了科技的力量,证明了烟台的实力。”水产领域专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新富介绍说。

打破传统模式

南方温水鱼在北方安家,出发点在“陆海接力”高效养殖模式,根基在于循环水养鱼系统。在循环水养殖亲鱼车间,圆形的养殖池里,清澈的水流循环流动,珍珠龙胆的亲鱼品种——龙胆石斑鱼和老虎斑在水中游来游去。“受地域、气候、水质等条件影响,开展珍珠龙胆等鱼类繁育和高效养殖,孵化率、苗种成活率、成鱼生长速度等波动较大,因此,要实现南鱼北育,如何高效利用有限水资源是第一要务。”明波水产公司副总经理毛东亮介绍,以往在养殖、繁育一些南方珍贵鱼类时,烟台企业通常采取将它们冬季搬到南方海域过冬,5月初再搬回烟台工厂养殖的方式。这导致对南方依赖加大,生产成本极大提高,仅明波水产一家企业,一年无形增加成本上千万元。

为实现南鱼北育、南鱼北养,打破传统模式束缚,2012年烟台开始创新研发“陆海接力”模式,将全封闭工厂化和离岸智能网箱有效结合,根据季节变化交替生产,顺利解决南方温水鱼类在北方无法过冬的难题。

带来产业变革

100万尾珍珠龙胆苗种启运天津,这标志着烟台繁育的珍贵南方鱼苗成活率再获提高,也凸显了烟台高效生态渔业的优势。“用‘陆海接力’模式和循环水养鱼系统养育出来的鱼类,比南方海域靠天然海水繁育的鱼类要‘金贵’许多,因为它们完全达到了无公害标准。”莱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提建新介绍,近年来,该市大力推行循环水健康养殖模式,应用全封闭、半封闭、养殖池复式结构改造、养殖大棚与配套池塘综合利用等多种循环水养殖模式,促进了渔业资源与环境资源的和谐发展。

水产养殖方式的变革,将带来一场整体产业的革命。目前,烟台利用两项技术成功养殖出红鳍东方鲀、牙鲆等10多种名贵海珍品,产品均取得无公害认证,陆续开始上市、出口。从此,烟台再添多条“创汇鱼”,预计年带动水产业经济效益20亿元以上。全市水产养殖行业从第一产业开始向第二产业进军。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