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粮油价格 » 国内粮价居高不下 粮食加工企业成本连年增加

国内粮价居高不下 粮食加工企业成本连年增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4-07-3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浏览次数:261
导读:据报道,中国不是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中国粮食的价格却已经持续数年高出国际市场。大规模的粮油收储使中国粮价持续走高,承担粮油...
据报道,中国不是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中国粮食的价格却已经持续数年高出国际市场。大规模的粮油收储使中国粮价持续走高,承担粮油收储的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下称“中储粮”)保持了相对较高的收益率,而承担市场竞争风险的其他粮食加工企业却怨声载道。

报道称,中储粮最新发布的《2012~2013年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中国小麦、稻谷等主要粮食品种,近年来保持稳定上行的态势,累积之下,中国谷物的价格远远高出国际市场。2013年底,中国小麦升至约2500元/吨,美国小麦约为1300元/吨,中、美两国小麦价格差异约1200元/吨。玉米方面,中、美玉米价格曲线在2008年经历了两次相交,价格约1600元/吨;但之后,美国玉米价格开始下跌,在2009年中期跌至约900元/吨,而中国玉米价格从2005年起保持稳中上涨的趋势,于2013年底攀升至约2250元/吨,两国价格差额约为1250元/吨。此外,中国稻谷2013年底约为2900元/吨,而越南破碎率5%大米FOB价格(折算稻谷)则约1900元/吨,两国差价达到了1000元/吨左右。

报道指出,中国粮食价格居高不下,粮食加工企业成本连年增加,业绩因此大受影响。其中,作为国内最大的水稻加工企业之一,除2009年盈利719万元,北大荒米业2011~2013年分别亏损1.7亿元、5.6亿元和4.22亿元。而承担托市收购的中储粮收益率相对稳定。2009年~2013年,中储粮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9.66%、10.24%、10.5%、9.26%、6.34%。对此,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大规模收储粮食机制需要改革,在市场化运作与行政干预之间要重新找到平衡点。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