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要闻 » 特困国企的转身 易贡茶场的四年援藏试验

特困国企的转身 易贡茶场的四年援藏试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4-08-21  来源:南方周末  浏览次数:543

  就业困局

  同来的援藏干部曾经提出要在茶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被欧国亮挡了回去,“现在这个情况,根本办不到。”

  好日子并没有继续多久,新书记欧国亮甫一上任就面临着茶叶市场的骤然大变:2012年底消费市场发生巨变,高档茶叶消费应声锐减。以送礼用途为主、包装精良的茶饼,2013年竟然一份订单也没有。

  广东再次成为市场支撑:

  欧国亮调整了销售策略,把高档茶的价格砍了一半,又提高了像砖茶这类低端茶的价格。到2014年7月份,茶场订单已经达到四百多万元,其中广东占三分之一强。“我觉得广东的市场还有潜力。”

  接手易贡茶场一年后,欧国亮对于茶场的发展有了新的想法。

  “茶园只有两千亩,无法实现规模效益。”易贡茶场占地面积不小,总共有24万亩。欧的计划是,在之后三年里,每年增加一千亩茶园。同时申请茶叶产业种植项目扶持资金4500万元,将茶场建设成为全国最有特色、最有竞争力的有机茶生产基地。

  扩充茶园的想法让李国林有些担心,他年轻时考察过易贡茶场的土壤,并不是所有土地都适合种茶——茶叶适合在酸性或偏酸性土壤上生长。

  “最多还能找一千亩吧。”他的想法是,如今茶场的茶树普遍茶龄超过三十年,老化后产量不高,如果能够全数换为新的茶树,产量翻番,一样能解决规模效益不高的问题。

  欧国亮也有自己的苦衷,除了茶场的长远发展,就业是一个更重要的因素,“一个人承包十亩,一年就能安排一百人。”

  待业青年,这个在广东已经“绝迹”的名词,在这里却是一个沉重的现实。茶场效益多年来一直不好,无力提供大量新的就业岗位,年轻人多是待在家里,无处可去。从2010年到2014年,茶场正式职工从263人下降到112人,不增反减。

  2014年,茶场还有待业青年四百余人,“现在最让我忧心的就是他们的就业”。

  “他们也很难出去打工。”欧国亮将主要原因归于当地的教育水平。1500多名居民中,只有大专学历2人、高中学历3人、初中学历2人,其他都为小学文化或文盲。

  91个待业青年签了联名信来欧国亮安排工作,一开始他有些抵触——在广东管理了许多年的国有企业,从来没有这样的先例。但后来想一想,又不能不管。“他们来找我也是相信政府。”

  黄伟平当年也遇到过同样的情况,几个没有工作的年轻人开着卡车要去林芝上访,他们知道后,急忙追上去劝了回来,追加安排了工作。

  后来,黄伟平和他的援藏工作团队进行了项目创新,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鼓励各生产连队成立由在职职工、待业青年、退休职工组成的“互助合作队”,明确规定凡是茶场职工能够承担的项目优先安排给“互助合作队”。

  欧国亮接任之后,先在茶场办了个沙石厂,提供了十来个岗位,制作的沙石还可以用来建设刚动工的旅游中心。“以后旅游业发展了,起码又能提供60个岗位。”

  不过,无论是发展旅游业还是扩建茶场,最后究竟能增加多少正式职工,欧国亮并不确定。作为茶场的一把手,欧国亮没有权力招收新的职工,也没有权力开除任何一个人。茶场正式职工的变动,都需要报地委和自治区政府批准。即使现在茶场效益开始有了起色,人力调配上茶场也很难自己做主。

  “茶场是个四不像。”欧国亮说。茶场既不像企业,也不像政府;茶场职工,既不像农民,也不像城市居民。

  同来的援藏干部曾经提出要在茶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被欧国亮挡了回去,“现在这个情况,根本办不到”。

  “这里是稳定压倒一切。”他只能慢慢来,先试行绩效考核,鼓励大家多劳多得,“但一开始也遇到了不小的阻力”。

  广东援藏四年来,茶场这个原本的上访大户再没有发生一例上访,反而成了“林芝地区先进企业”。

  即使欧国亮们在努力提供就业机会,他们还必须面对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当地的年轻人并没有太多承包茶园的积极性。

  李国林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当地人觉得种茶辛苦,宁愿时不时地上山砍点木材,采点蘑菇,卖点土特产赚钱。

  “现在还有茶园没有承包出去。”他说,2013年至今,茶场使用国家农垦基金300万元,新增茶园200亩,虽然交给生产队管理,但一直没有找到愿意承包的茶户。

  “有时候会觉得压力很大,迷茫的时候肯定有。”欧国亮坦言,要是说一来就喜欢上西藏了,那是糊弄人,“但不管是个人愿意还是上级动员来的,既然来了,还是想把事情办好”。

  2010年后的每一年,李国林都要来茶场义务帮忙一段时间。他的老家四川雅安,曾经是著名的茶马互市之地,几百年来,藏人们用马换取茶叶,“古时候讲以茶治边,现在不讲了,但维护感情很重要的还是茶叶。”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