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语录 » 张晓山:农村发展应着眼农民的长远福祉

张晓山:农村发展应着眼农民的长远福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3-02-18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567
导读:农村发展应着眼农民的长远福祉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张晓山每一次社会变革都是对资源要素分配的重新调整。随着工...

农村发展应着眼农民的长远福祉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张晓山

每一次社会变革都是对资源要素分配的重新调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在此背景下,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是基于何种考虑?农村发展的活力在哪里?怎样才能释放出来?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张晓山。

记者:近年来走进农村,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装修得很好的房子大门紧锁,村里村外所见多是“三八六一九九”部队。您如何看这样的现象?

张晓山:农业、农民、农村发展三者密不可分。农村建设得再好,没有人发展不起来;有人在,没有产业,人也呆不住,所以新农村建设首要的一条就是“产业发展”,有产业才能有就业机会,人们才能通过就业增加收入,才能聚集人气推动服务业的发展。

接下来的问题是发展什么样的产业。现代农业要提供满足消费者对优质安全农产品的需求,农民要增加收入,但是在农村和现代农业发展中,粮食与经济作物的种植如何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要怎样协调发展,非农产业要怎样形成集聚效应?各地要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来确定各自产业,而不能发展污染型产业,或是产能过剩的产业,因为这种产业的发展不是符合社会进步需求的。

另一个问题是在产业发展中,城市和农村怎么协调,大中小城市怎么协调。过去的发展,都是优质资源向北上广深等大城市集中,现在说要发展农村,发展小城镇,需要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医疗资源等各方面资源向这些地方均衡分布。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首先是个质量的问题。不解决资源分布重大中城市重沿海轻小城市轻农村的问题,就没有办法实现公共服务质量上的均等化。

近年来几个一号文件的基本思路没有变,农业农村发展需要解决深层次的问题,而这些深层次的矛盾,并不是农业、农村自己能解决的,而是依赖于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与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格局相关。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发展要增加活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不行的,必须同宏观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结合起来,所以这次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土地确权、改善民生等问题,都涉及到怎么深化改革、怎么合理配置资源、怎么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这些相关的问题。

农村的发展,一是产业的发展,二是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三是农村金融改革的深化。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了,农村才能不再只有儿童、妇女、老人“三留守”,外出打工的农民才愿意回乡创业,才能够在农村安心发展。农村发展有中坚力量,农村才能比较繁荣,农业也才能发展成为有竞争力的、适度规模的、质量安全有保证的现代农业。

需要注意的是,在强调“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同时,还应该强调“谁来管理”、“怎么管理”、“谁来监督权力的运行”。为此,一方面要转变政府职能,把资源向基层倾斜,另一方面要在基层建立民主机制,把村干部的权力关进笼子里,保证权力运行的公开透明。在机制健全的情况下,再发展起产业,有公共服务配套,有金融支撑,这样的农村才是有活力的。

记者:农村并不是没有活力,怎样才能将活力释放出来?

张晓山:发展才是硬道理,但在30多年的发展中我们也有很多经验教训,现在应该考虑怎么发展道理才能真正硬。发展要能够真正满足人的需求,真正提高人的幸福指数,也就是生活是舒适的,环境是好的,吃的不是三聚氰胺,呼吸的不是废气,白天能看到蓝天,晚上能看到星星,土里有蚯蚓,塘里有青蛙。农村的发展,要把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的精华结合起来,而不是把二者的糟粕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符合广大农民的福祉。从这个角度来说,农村的发展应该是多元化的发展,不能把所有的农民都赶上楼,而要在保持青山绿水的前提下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发展适合的产业,在此过程中使有企业家精神的人能够创业。是追求短期效益还是追求长远收益,思路决定了发展方向,农村的发展千万不可急功近利搞“一刀切”。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2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