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要闻 » 家庭农场主陈宏平:期盼“银农对接”解决融资难

家庭农场主陈宏平:期盼“银农对接”解决融资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5-01-06  浏览次数:238
导读:2014年,咱在安徽天长市冶山镇高巷村流转了645亩丘陵地种植麦稻,年终净收入47.41万元。在享受丰收喜悦的同时,咱也有许多期待。...

2014年,咱在安徽天长市冶山镇高巷村流转了645亩丘陵地种植麦稻,年终净收入47.41万元。在享受丰收喜悦的同时,咱也有许多期待。

期盼解决融资难问题。这一两年农资价格飙升,尤其是春耕时节。每亩田一季农资投入高达550~620元。咱的农场属于中等规模,每年仅购置农资就要100多万元。资金不足,咱也曾想通过银行融资,但由于农场不能提供有效的抵押物,从银行贷款难。希望政府引导“银农对接”,落实流转土地经营权贷款政策,开展授信贷款、互保贷款工作,简化贷款手续、延长还款期限。

期盼加大农资、粮食市场监管力度。假劣农资不少,稍不留神就会吃亏上当;再就是卖粮拿不到粮款。2014年,由于咱当地的托市收购点库容不足等原因,个体粮贩趁机压价,有些粮贩收粮打白条。对此,期望有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依法打击哄抬农资价格和出售假劣农资坑农以及收粮打白条等行为。

期盼财政扶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咱农场承包地由715块零散小田组成,水稻插秧基本靠人工,用工成本是机插秧3倍以上。无处晒、无处存储是咱最大心病。希望政府部门出台扶持政策,整治耕地、配套灌溉水系,改变“望天收”局面;在家庭农场建晒场、仓储上给予政策性扶持,提供用地方便,提高烘干机的补贴额度。

期盼先进农业技术。咱是天长市唯一评技术职称的农民技术员,希望政府立项出资,对咱农场主进行系统培训,提升生产的科技含量。

陈宏平口述 宣金祥 范正磊整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