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双流国际机场通航线路、通航城市均居中西部首位。
3月的四川,万木葱茏、百花盛放。
王述伍的那几亩猕猴桃地,就“开”在鲜花里。作为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水宁寺镇三皇村的“产业工人”,他的任务是给猕猴桃产业园修剪果枝。从农民到工人,王述伍的身份改变,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四川农村改革的如火如荼。
2014年,充分释放改革动力,挖掘经济增长潜力,保持转型发展定力,全面激发市场活力,四川走过了又一个稳中有进之年。
这是迎难而上、专注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奋斗的四川;
这是解放思想、破旧立新,在全面深化改革大潮中破浪前行的四川;
这是凝聚法治力量、建设法治四川,让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落地生根的四川;
这是致力于形成风清气正、崇廉尚实、干事创业、遵纪守法的政治生态,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四川。
新常态,新作为。四川遵循中央“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推进“两个跨越”的昂扬姿态迈入新征程。
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四川行动
地区生产总值2.85万亿元,同比增长8.5%——这是2014年四川交出的经济答卷。
这一年,四川城镇新增就业96.2万人,占全国新增就业总人数的近1/13;实际利用外资106.5亿美元,占全国的近1/11;新建改造农村公路里程接近全国的近1/10;农村贫困人口减少数超过全国1/10;新开工保障安居工程套数接近全国1/14……
沉甸甸的数据,既折射四川的“分量”,也折射四川的“担当”。
“新常态不是一个新的经济周期,而是一个新的时期”——对于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四川的决策者们有着清醒的认识。但是,经济“换挡”不是“失速”的借口,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鲜明提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但绝不意味着可以放松发展。四川不仅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还要引领新常态。
去年4月,四川在全国率先推出稳增长16条措施,围绕民生拉动、产业升级和投资促进,快速打出组合拳。政府之手精准发力,相继在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和支持外贸及县域经济发展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政策,涉及范围之广、力度之大,为近年少有。
主动的作为,打开了发展新空间。去年进入二季度后,四川经济运行走出一季度的“倒春寒”;上半年,增速回升至8.5%——这一数字保持到年终。
化解即期困难和矛盾的过程,也是寻找新的空间和动力的良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问题导向和科学思维,以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作出了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四川怎么干?
立足省情实际和发展阶段,四川作出“六个基本判断”:第一,四川的基本省情没有根本改变,必须始终保持专注发展的定力;第二,发展的老路走不通了,必须主动转方式调结构、走转型发展之路;第三,改革是解决制约四川发展突出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开辟发展新空间;第四,四川面临的社会矛盾和潜在风险不容忽视,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第五,四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更重,必须把民生改善和扶贫攻坚摆在突出位置;第六,四川党员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同时一些问题也比较突出,班子队伍建设任务繁重。
基于此,四川把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付诸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推进“两个跨越”的具体行动——以多点多极支撑为总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为路径,创新驱动发展为动力,四川奋力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