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要闻 » 土地确权“开闸”新一轮农村改革

土地确权“开闸”新一轮农村改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5-03-30  来源:经济日报  浏览次数:274
导读:推行农地三权分离,农村土地确权登记是基础。土地确权不仅有利于保护农民权益,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还能够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推...

推行农地“三权分离”,农村土地确权登记是基础。土地确权不仅有利于保护农民权益,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还能够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农村土地改革显示出对农地确权赋能的力量,为“三农”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土地确权将由3个整省推进到12个整省,还有大量的县市在试点。”日前有关部门向社会传递的这一信息引起人们的关注。已在各地次第展开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开启了新一轮农村改革的“闸门”。

新一轮农村土地改革的重点是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推进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离”,盘活土地生产要素,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行“三权分离”,农村土地确权登记是基础。中央去年出台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全面启动土地确权工作,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又部署了明确的路线图。

土地确权保护了农民权益。“有恒产者才能有恒心”。农村土地承包以来,国家允许农民流转土地,但由于没有严格进行确权登记颁证,导致承包地块的权属界限不清、合同面积不准。土地确权强化对耕地等各类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也是国家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归属的重要手段。目前,已有1.3万个乡镇、19.5万个村参与试点,覆盖面积3.3亿亩。在广大乡村,确权登记化解了大量过去沉淀下来的农村土地矛盾,得到了基层群众广泛认同。

同时,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的大门正徐徐打开。过去,农村土地和房屋囿于集体性质不能抵押,土地确权激发了农村“沉睡资产”的活力,确权登记颁证后,农民能以相关权证进行抵押贷款。而一旦承包地被征收,农民能以明晰的用益物权获得相应补偿,财产性收入大幅增加。

土地确权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推进了农业现代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拿到承包地确权登记证,有更多农民卸下了怕丢掉承包地的包袱,放心外出务工就业、进城落户,更多的承包地流转出来,并加速流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能放心进行规模经营,加大对土地的投入。目前参与土地流转的总数接近6000万户,全国承包耕地流转比例超过28%。

从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到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再到宅基地等集体建设用地改革,农村土地改革显示出对农地确权赋能的力量,为“三农”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做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审慎开展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等改革试点。”按照要求,全国土地确权工作要在5年内全面完成。相信,随着中央重大举措相继出台,各地积极实践探索,在坚守耕地红线、粮食产量、农民利益三大底线的前提下,新一轮土地改革的春潮必将到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