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要闻 » “雨洪利用”打造生态临港宜居家园

“雨洪利用”打造生态临港宜居家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5-04-10  浏览次数:257
导读: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市临港经济开发区做好雨洪利用文章,大兴水利建设,打造生态宜居家园,为...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市临港经济开发区做好“雨洪利用”文章,大兴水利建设,打造生态宜居家园,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勃勃生机,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以水兴区之路,实现“河清湖晏,城水相依,人水和谐,生态宜居”。

从上世纪50年代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到今天沂蒙大地发展蓝色经济的前沿阵地,这片红色热土每一次发展升华都与水结缘,因水而活。半个世纪前,临港区的厉家寨村土壤贫瘠,水害严重,“旱季无水浇田,汛期洪水肆虐”。为改变这一状况,厉家寨人与水“较劲”,打响了声势浩大的农田水利大会战,建水库、修塘坝、围山河,开创了全国“雨洪利用”的先河……厉家寨提前10年实现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目标。毛泽东主席作出光辉批示:“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

2010年10月,这片红色热土又迎来崭新的历史机遇,山东省政府正式批复设立省级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水利是基础、是“命脉”。然而,全区年仅2600万立方米的供水量,远远不能满足发展需求。临港区决策者认识到,必须做好“水”的这篇大文章。2012年,该区按照“库库相通、河河相连、雨洪利用、生态环保”的原则,作出了集“安全、经济、文化、生态、景观”于一体,“水、岸、滩、路、堤、景”全面推进的现代“大水网”建设规划,逐步实现雨洪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临港人发扬科学创造、敢为人先的厉家寨精神,采取挖掘、利用水潜能,拦蓄、储存水资源,打造、修复水生态等措施,创造出新时期的治水新经验。

该区以“山水临港,生态和谐”为理念,启动“大水网”工程,共建成锦龙潭水库、通海湖水库、凤凰岭水库3座,修建拦河坝15座,整治金龙河、文龙河、清泉河河道3条,形成水面面积16200亩、湿地3000亩,年蓄水1.39亿立方米,全区逐步实现了雨洪的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初步建立起以“引、蓄、排”为主要功能的雨洪资源利用体系。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建设了4万吨城市污水处理厂和6万吨工业污水处理厂;在小龙王河流域建设了尾水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主要处理工业污水处理厂出水和上游部分企业达标外排水,日处理能力达6万立方米;建设了河流多级生态塘水质净化工程,其中绣针河、龙王河出境断面达标率为100%。通过节水、除污,临港的水源更充足,满足了工农业和居民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同时为发展水利旅游提供了宝贵资源。

今天的临港,俨然一个大“公园”。沿山脉、河流、湖泊、湿地打造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的新型城镇化水生态风光带。清华湖广场、凤凰岭广场、文龙河湿地公园、绣针河湿地公园、气脉山公园……为居民提供了休闲、亲水、健身、娱乐的场所。生态环境改善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临港区地方财政收入连续4年保持50%以上的增长,城镇化率增幅连续两年超过15个百分点。“山水临港”成为最具魅力的城市名片。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