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粮油价格 » 玉米价格持续上涨 后期涨势或将放缓

玉米价格持续上涨 后期涨势或将放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5-04-15  来源:央广网   浏览次数:265
导读: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3月中旬以来,受国家临储收购数量庞大的影响,产区粮源流通数量显得有些偏紧,玉米价格整体继...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3月中旬以来,受国家临储收购数量庞大的影响,产区粮源流通数量显得有些偏紧,玉米价格整体继续维持涨势。而进入4月份,农民手中的余粮已经不多,国家临储玉米拍卖也将开始。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未来我国玉米市场将如何发展?行情会有怎样的变化?

吉林省公主岭市惠泽农民合作社是一个有着4000多农户,6万多亩土地的大合作社,合作社以种植玉米为主,2014年底这里的玉米获得了大丰收,而且价格形势也非常乐观,谈起这一年的玉米价格,社员吴广宇相当满足:

吴广宇:现在是1块1毛6左右,价格挺高的,挺平稳的。

吴广宇告诉记者,价格好了,农民的销售热情也随之高涨。

吴广宇:卖得还剩十分之一,没多少了。

据了解,自去年12月初临储玉米收购加速以来,东北深加工玉米收购价格已累计上涨逼近300元/吨,华北和南方等区域涨幅也普遍超过100元/吨左右。卓创资讯分析师刘栋介绍说,以春节为界限,全国玉米价格涨幅较为接近,但截止目前,华北以及南方的玉米价格有所衰退,唯独东北玉米价格强势依旧。

刘栋:东北今年临储的收购量非常大,这也是目前东北玉米坚挺的最主要的原因,最新数据,截止4月5日,临储收购量7758万吨,这个量已经是远远超过去年。从政策方面来说,一是临储收购量比较大, 还有就是基层的粮源非常少。现在东北整体的收粮进度已经达到90%以上,所以现在农户手里还有不到1成的粮食,所以后期供应紧张的局面不可避免。

国家《关于2014年东北地区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收购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临时存储玉米收购截止日期为2015年4月30日,但据刘栋观察,临储收购热度依旧不减,东北地区玉米稳中继续上涨,而华北地区和南方销区的玉米由于缺乏临储政策的支撑,目前价格涨势已经明显放缓,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小幅的下降。

刘栋:华北这边,像山东、河南、河北,有一部分是出现了微幅的下滑,但是下滑幅度不大,一吨20块钱左右,南方销区的价格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动。主要原因是前期涨幅比较大,有一个消化的时间,第二整体的购销比较平稳。

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4月7日到9日,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及相关联网市场举行国家政策性粮食竞价销售交易会。今天(9日),将拍卖国家临时存储玉米及进口玉米31.75万吨,刘栋分析,这可能会影响到后期定价。

刘栋:大家都在看拍卖的价格,包括成交量,然后再决定后期的操作,所以现在市场上观望的气氛比较浓,虽然整体的拍卖量不大,而且拍卖主要是在销区,像安徽、湖南、湖北、江西进行拍卖,但是总体来说,这是今年的第一次拍卖,大家比较关注,包括价格还有成交量,可能会对后期的定价以及策略有一些影响。

江苏苏州南环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分析师江红霞认为,在今年新产玉米上市前,虽然国内玉米价格不会像去年那样出现两周时间内上涨300—400元/吨的大行情,但整体上国内玉米将呈现出易涨难跌的格局,具体的涨幅将和临储玉米的投放有较大关系。

江红霞:主要原因是临储玉米数量庞大,同时2013年产东北玉米已大量被跨省移库至全国各地,这些玉米随时可以出库供应市场。从南方玉米销区的市场态势分析,进口高粱、大麦,替代玉米的数量增长很快,内地玉米和东北产玉米在价格上没有任何优势,如果再考虑到国内生猪养殖业、玉米深加工业等仍处在亏损边缘等情况,玉米“收储行情”持续的时间不会太久,从后期市场发展趋势分析,虽然消费难以对玉米价格形成显着支持,但由于国内玉米市场供应结构性矛盾突出,加之政策性玉米收购成本比较高,在今年新产玉米上市前,国内玉米价格将呈现易涨难跌格局。

目前来看,玉米价格趋于平稳,但总体来看,像玉米、大豆等农产品创下了近年来的新低。有观点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大宗农产品腾飞的支点,是中国农业“走出去”的“东风”。但是要把“东风”化成良机,还需要在多方面抓住机遇。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