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要闻 » 把农业废弃物放在“对的地方”

把农业废弃物放在“对的地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5-11-26  浏览次数:169
导读: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规模经营的比重不断加大,秸秆、菜秧、落果等农田废弃物的处理成为一个难题,困扰着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规模经营的比重不断加大,秸秆、菜秧、落果等农田废弃物的处理成为一个难题,困扰着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1月18日,第二届全国农田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高峰论坛在北京市通州区召开,来自北京市的农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农业企业和有关农业部门的专家学者共聚一起,围绕如何实现农田副产物综合利用与处理、推动实现绿色农业献智献策,展开讨论。

近日,住建部等十部门联合发文向农村垃圾宣战,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农村畜禽粪便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农膜回收率达80%以上。而在今年5月份出台的《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中,则要求到2030年全国基本实现农业废弃物趋零排放。国家对农村和农业生态环境的高度重视,成为本次论坛举办的背景和专家发言的关键词。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当前,农业从业者存在的畜禽粪便随意排放、农田秸秆任意焚烧、化肥农药施用过量等行为是导致农业污染发生的主要原因,而这些农业污染行为的背后,反映的深层次问题,是人们把农田副产物“放错了地方”,没有实现其综合化利用,发挥它们的资源价值。

“在化学家眼中,世界上无废物”。与会专家认为,秸秆、菜秧等农田副产物是良好的农业生物质资源,人们要把它们“放在对的地方”,首先应树立农田副产物也是一种重要农产品的理念。农田副产物是具有综合性加工利用价值的资源,人们需要从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角度认识和利用农田副产品,从而推动农业实现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绿色发展。围绕农田副产物综合利用的技术问题,专家们还从秸秆还田与饲料化利用技术、利用农田副产物生产制造有机肥的生产工艺、沼液灌溉施肥技术、通过堆肥和沼气的技术实现农业循环等多个角度做了发言和交流。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