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科技 » 农业创富 » 湖北“三万”活动:固本强基的精彩乐章

湖北“三万”活动:固本强基的精彩乐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6-01-26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406

行久致远的长效机制

群众工作具有长期性、反复性和复杂性,必须经常抓、长期抓,建立长效机制。“三万”活动不仅是形成了规范的规章制度,重要的是还建立起一系列持续运作、长久受益、便利管用的机制。

首轮“三万”活动刚结束时,有的农民就提出疑问:“你们今年搞‘三万’,明年还搞不搞?”湖北省委省政府明确承诺:明年、后年还要搞,并且年年有新内容、新招数,还要出新效果。

群众工作最怕的是一阵风,走过场。群众工作最忌的是问题易反弹,机制难长效。湖北群众工作也面临同样的难题:“挖万塘”后农田水利如何管护?“洁万家”后乡村环境如何保持?“通万村”后农村客运如何运营?在“三万”活动中,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是基础,更重要的是建立管长远的有效机制,才能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挖万塘”不仅仅在“挖”本身。以塘堰为主的小农水工程的规模小、数量大,分布广、类型多,资产构成复杂,其产权改革和建后管护一直是大家公认的难题。随着“挖万塘”活动的推进,湖北大批小农水工程新建完成,如何确保“建得起、管得好、保安全、长受益”,也是“三万”活动实践过程始终面临的一个课题。适应当地民情、能够建管结合、持续运行的小农水管理长效机制在各地适时而生。受益户共管的“宜昌市宜都模式”、自建自管的“孝感市孝南西河模式”,参与式的“黄冈市麻城堰头湾模式”,联盟协管的“孝感市大悟玄坛模式”,在湖北各地开花结果。

可以说,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的过程,既是制度建设的过程,也是干部群众观念转变思想素质提升的过程。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这样的垃圾清运流程如今已在湖北各地农村建立起来,保证了农村垃圾日产日清。运动式的清扫,只能管一时,建立乡村垃圾处理、农村环境保洁的流程体系,才能管住长远。各地通过设立公益岗位、结合低保户补助等方式,探索农户自发组织、村干部兼职、聘请保洁公司等不同方法,建立稳定的乡镇、村保洁员队伍。鄂州市探索总结出市场化外包、社会捐助保洁、受益者承担卫生保洁费、保洁评比奖优罚劣等12种村湾环保模式。仙桃市所有行政村巩固提升了垃圾“直运模式”“摇铃收灰”模式和“村集并”的渐进模式,做到农村清洁工程科学化、长效化。荆门市京山县探索建立三种垃圾处理模式,有户出资、村补贴、集中转运的村级处理模式,有湾集中、村转运、“一事一议”的湾长理事模式,有户收集、湾集中、村运转的农户轮流值班模式。

这些新机制、新模式在各地积极推行,不仅改变了乡村脏乱的现状,而且通过管久、管用的方法防止“脏乱差”卷土重来,保持乡村持久干净美丽下去,同时村民的卫生意识、生活习惯和精神面貌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

“村村通客车”同样需要机制保长久。实现开得通、留着住,有效益、管长远的目标,既要健全通村客车市场化经营机制,又要建立各种农村客运补贴制度,用制度准绳为通村客车提供保障。

“三万”活动“村村通客车”延伸的多数是一些偏远乡村,路途远、乘客少,属于“冷线”。远安、当阳、枝江等县市科学合理调配班线,健全完善客运网络,对客运线路进行冷热搭配、循环运行,对少数亏损较大的线路,实行政府补贴;宜昌市探索建立了“1+3”的长效保障机制,建立了农村客运发展专项资金,落实扶持政策,出台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管养办法、农村客运补贴资金管理办法和农村客运班线4方联合会审的实施办法等。潜江市层层签订责任状,建立了以镇、村为责任主体的“群众评议、村委监督、乡镇考核、行业管理”服务监督机制,落实了查处农村客运违规经营的相关规定,完善了“乡镇养护、村组养护、义务养护”农村公路养护机制。

管理运行需要长效机制,资金保障更需要长效机制。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特别是公益设施配套不足是现实,“三万”活动触及的都是这些历史欠账需要“真金白银”的问题。资金投入是保障,一旦缺乏就会患“贫血症”“骨质疏松症”。“三万”活动要持续开展,必须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资金保障机制。湖北省委副秘书长、省委农办主任刘兆麟介绍,在“三万”活动中,各地结合自身条件,基本采取6个“一点”的方式进行筹资:财政以奖代补筹措一点,涉农项目资金整合一点,受益农民出资一点,企业、社会捐助一点,各级工作组帮扶一点,通过产权制度改革筹集一点。

各级财政依据财力,对“三万”活动在资金保障上拿出真金白银,特别是善于整合涉农项目资金,让有限资金释放最大效应,促进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荆州市监利县2015年“三万”活动资金筹措力度空前,达到8840万元,其中县级财政筹措8080万元,省市工作组筹措100万元,县直工作组筹措660万元。

各地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引导各类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农村经济建设。仅2015年的“三万”活动就引导和鼓励社会捐资12.24亿元,用于农村各类公益事业建设。有的地方通过各项优惠政策,制定农民参与“三万”活动的奖励机制,鼓励农民以参股、控股等方式投入“三万”活动项目建设。随州广水市打好亲情牌,打造“乡情林”,多名在外老板反哺家乡累计投资1200多万元修路、架桥、挖堰,栽树。据统计,全省五轮“三万”活动分别筹集资金32.2亿元、81.75亿元,82.20亿元、127.57亿元、164.13亿元,连年增加。

每一轮“三万”活动,湖北都注重创新实践,形成制度,巩固成果。在总结“三万”活动成果的基础上,湖北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管护机制改革的意见》、《关于巩固全省“万名干部进万村洁万家”活动成果深入开展村庄环境整治的意见》、《关于巩固全省农村网格化管理成果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意见》、《关于巩固“村村通客车”成果建立农村客运发展长效机制的意见》。在不断推动“三万”活动中形成的实践经验和长效机制,是“三万”活动制度创新的重要成果,为进一步赢得民心、凝聚民力,推动解决好三农问题提供重要支撑。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