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遍地花开的产业图景
——既重生产也重市场,既重数量也重质量,突出贫困地区特色主导产业精准脱贫,解决有产业无品牌、附加值低,贫困户发展有产业、经营没经验,产业发展资金困难等问题
“确保到2020年,每个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个长中短产业增收项目。”这是陕西省产业脱贫的目标之一。“以前急功近利短平快的项目多,长期项目少,现在沉下心来谋划长期项目,没有产业支撑,何来‘可持续’脱贫?”陕西省农业厅党组书记、厅长文引学认为。
产业扶贫效果最好,也最难搞。陕西省委农工办主任刘德虎介绍说,为破解产业扶贫难题,陕西开展产业精准扶贫试点,探索股权投资扶贫新模式,即“政府(扶贫办)+供销社(供销集团)+金融(保险)+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五位一体模式,以较少的投资发挥了几何效应。
今年3月14日,在安康市汉滨区阳晨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产业分红发放仪式上,人潮涌动,暖意弥漫。186户贫困户首次尝到产业分红的甜头,冯台村村民王开孝就是其中一员。阳晨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大平介绍,2015年底,公司与供销企业集团签订产业精准扶贫投资协议,接受其3500万元注资,同时帮扶贫困户1050户,保证帮扶贫困户在三年内全部脱贫。公司分门别类建档立卡,因户制宜确定产业精准扶贫帮扶措施。去年已有288户贫困户脱贫,今年预计脱贫400户。
“银杏种植是好产业,我种了将近4亩,明年脱贫不成问题。”洋县茅坪镇长坝村二组贫困户王建中说。“2015年,省供销企业集团入股资金1750万元,不仅带动了6000多户贫困户脱贫,还让企业得到了优质原料,提升了经营管理水平,实现了多赢。”志建药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志建说。
“由原来的数字脱贫、算账脱贫,到现在的持续脱贫,汉中用市场手段发展产业带动群众致富。”汉中市委副书记权俭表示。
陕西省供销社副主任武静元介绍,产业精准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招”,目前,供销集团对35家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实施股权投资。除县区政府已委托投资6亿元以外,县区政府新增加委托投资额8880.4万元,供销集团跟投资金5759.6万元。
延安市洛川县交口河镇后川社区残疾人屈万平是一位身高只有1.1米的脆骨症患者,通过参加残疾人电子商务培训后,开始利用网络销售苹果。几年下来,销售额达35万元。2016年初,在屈万平的倡导下,成立了“洛川县残疾人协会”,通过网络销售洛川苹果,做到了“统一标准、统一价格、统一配送”,足不出户可轻松脱贫。
“延安把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作为提高苹果产业整体效益、促进贫困户稳定增收的重要抓手,不断强化苹果品牌建设、上下游产业打造,充分发挥苹果产业的辐射和带动效应。”延安市农业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小鹏说。延安全市100多万人从事苹果产业,实现产值近百亿元,覆盖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的70.5%,年人均果业收入5000元以上。
“一亩茶园十亩田,一亩山茶过万元。”西乡县引导贫困户发展茶产业;西安市周至县大力发展猕猴桃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宝鸡市扶风县精心打造经济林、优质苹果、设施蔬菜等产业带……陕西各地都绘就了符合实际、布局合理的脱贫攻坚产业蓝图。文引学介绍,陕西突出贫困地区特色主导产业精准脱贫,还组建产业扶贫融资基金平台,总规模达到800亿元,保障有脱贫任务的96个县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发展扶贫产业。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2017年全省40.4万人脱贫、1261个贫困村退出、4个贫困县摘帽的既定目标已陆续进入验收阶段。带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承诺,带着3800万三秦父老实现共同富裕的期许,陕西脱贫攻坚战还在继续,干群合力,久久为功,这场硬仗定会赢得全面彻底,赢得振奋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