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刚过,新一轮降价风波再次席卷。东北地区新豆上量增加,各地基本完成收割工作。鉴于个别地区近期降雨频繁,水分偏大,加之气温骤降,后期新豆储存将面临新的挑战。南方地区节后价格依旧偏弱,水分偏大依旧是贸易商们关注的重点。北方地区优质豆源竞相追捧,个别地区对于运费层面上提高优惠力度,吸引农户送粮,可谓内卷不断。
新豆两级分化严重
现阶段东北部分地区收割进度接近尾声,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新季大豆收割时间较晚,牡丹江林口完成一半收割进度,加上多地降雨增加,收割进度受到影响,水分也略大;吉林部分地区也已经大批量上量,前期干旱,后期雨水偏多,整体质量、蛋白一般。今年的东北新豆市场,普遍蛋白偏低,颗粒较小,所以当前新豆两级分化较为严重。蛋白含量42%,绥农52,毛粮收购价格为2.05元/斤;蛋白含量低于39%,毛粮收购价格多在1.72-1.77元/斤,受水分、质量、地区影响,价格略有差异。其中,蛋白相对较高,质量较好的这类豆源销量快,价格也具有一定优势。而另一边,蛋白偏低,部分有青豆的新粮,也只能退而求其次,销往榨油厂等来消耗现有库存,缓解库容压力。
南方产区天气不好 新豆价格惨淡
国庆假期,南方地区新豆相继上市,但持续降雨使新豆收割有所延迟。这样一来,安徽、河南、山东等地区新豆上市时间较为接近,所以价格低于预期,靠近湖北新豆价格。安徽地区陆续收割,水分偏高,贸易商处于观望当中,今年种植面积有所减少,目前都在积极晾晒,降低水分。江苏地区新季高蛋白大豆也相继进入市场,但价格受周边新豆价格影响,也不算理想,走货速度一般,市场采购不积极。后期新豆水分达标,上量集中,或会以质论价为主,预计短期价格或会持续低迷。
美湾货源紧张
当前天津、山东港口美湾豆货源缺货,部分贸易商销售前期少量库存,但价格居高,报价4400元/吨,高于国产新豆价格。这样或给国内大豆留出了一条小路,油厂或会采用国内豆进行短暂替代,但巴西、阿根廷等大豆后续陆续到港,对于国内豆压力尚存,预计后期进口大豆价格还将持续一段时间稳中偏强运行。
综上所述,国内新季大豆全面上市,新豆收购持续进行中,受进口大豆高位价格依托,整体以稳为主。随着市场新豆上量,质量、价格逐渐稳定,结合当前市场情况,各大粮库也会相应调整收购政策。尽管现阶段新豆市场并没有达到我们的理想状态,交易清淡,走货滞缓,但随着天气转凉,豆制品需求增加,消费提升,大豆市场也将逐渐升温。换个角度去思考,今年扩种大豆,产量惊人,也间接的给进口大豆施加压力,我国大豆自我供给的能力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新豆上市,风波不断,但未来大豆市场在各大粮库,大型企业以及中储粮的相关收购政策指引下,依旧会带来利好消息。建议持粮主体密切关注后期收购政策变化以及进口大豆价格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