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要闻 » 大雨不解渴 信阳部分地区农作物减产成定局

大雨不解渴 信阳部分地区农作物减产成定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3-09-05  来源:大河报  浏览次数:267
导读:眼看就秋收了,大部分稻田里只有一把稻草昨日,信阳市罗山县莽张乡王楼村党支部书记张廷国在荒草丛生的田埂上查看旱情后,绝望地...

“眼看就秋收了,大部分稻田里只有一把稻草……”昨日,信阳市罗山县莽张乡王楼村党支部书记张廷国在荒草丛生的田埂上查看旱情后,绝望地告诉大河报记者,该村水稻总产量比正常年份要减产80%以上,大部分地块将颗粒无收。

今年以来,信阳市降雨量相比多年平均值大幅偏少,尤其是春季及夏季,没有有效降水,导致旱情不断加剧。7月下旬,信阳降下今年第一场较强降水,导致信阳城区内涝,但是由于降雨分布不均,部分县乡甚至滴雨未下,旱情未能得到缓解。8月,信阳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8月下旬,受台风潭美影响,信阳再度降下暴雨,但大部分县区降雨量只有22毫米到53毫米,对于久旱的农作物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

昨日,记者再次前往旱情严重的光山县十里镇大孔岗村,一路上看到路边不少水稻已经收割,摊在路边晾晒,但进入大孔岗村,情况则截然不同。村民向林说,10天前,持续干旱了近50天的水稻即将枯死时,下了一场小雨,秧苗暂时返绿,但由于水稻在扬花、灌浆等重要的节点没有得到有效灌溉,这次降雨于事无补。他指着路边的稻田说:“这一片都是我们组的,基本上绝收。”记者发现,一大片水稻旧叶枯死后又冒出绿叶继续生长,却没有一绺稻穗。据悉,该村约600亩水稻大部分绝收。

罗山县莽张乡位于该县南部,地形以丘陵为主,由于地势较高,灌溉困难,多个行政村都是“望天收”,今年该乡耕地也多数面临大幅减产甚至绝收。记者昨日在该乡看到,S216省道公路两侧的树木已经开始落叶,水塘多数已干涸,未干涸的水塘,水量也非常有限。该乡王楼村,据称3100亩水稻,只有约200亩产量与正常年份相当,“大部分产量不到正常年份的两成”。村民们说,近20年来,像今年这样严重的旱情还是第一次。

同样受灾严重的莽张乡朱洼村,村党支部书记朱世平告诉记者,除了自然条件限制,基本水利设施不完善也是导致灾情的原因之一。旱情发生后,当地种田大户积极打井自救,“当时上面鼓励打井,说有补助,一下子打了7口井。前两天去乡里领补贴,只给了两口井的补贴,每口只有2000块钱,不到打井费用的十分之一”。他说,抗旱资金补贴不到位,经济作物“一个子儿”的良种补贴也没见到,“农民种田越来越没有积极性”。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