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说,目前,各地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制定了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应急预案,建立气象灾害应急响应联动机制,不少省、区、市成立了人工增雨、防雹、防雷、防汛抗旱、灾害救助等各类气象灾害防范应对专业队伍,初步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递机制。
同时,各有关部门积极强化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建立了653个农业气象观测站、7.8万个气象信息服务站,有兼职气象信息员60万人,服务范围覆盖全国87%的乡镇。
报告说,目前,各地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制定了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应急预案,建立气象灾害应急响应联动机制,不少省、区、市成立了人工增雨、防雹、防雷、防汛抗旱、灾害救助等各类气象灾害防范应对专业队伍,初步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递机制。
同时,各有关部门积极强化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建立了653个农业气象观测站、7.8万个气象信息服务站,有兼职气象信息员60万人,服务范围覆盖全国87%的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