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粮油价格 » 新玉米即将上市期价下行压力加大

新玉米即将上市期价下行压力加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4-09-04  来源:期货日报    浏览次数:261
导读:7月中旬以来,国内可流通玉米供应偏紧,国储玉米拍卖价格偏高,加之在旱情炒作的推波助澜下,国内玉米期、现货价格一路大幅上扬...

7月中旬以来,国内可流通玉米供应偏紧,国储玉米拍卖价格偏高,加之在旱情炒作的推波助澜下,国内玉米期、现货价格一路大幅上扬。合肥地区玉米现货价格7—8月上涨了110元/吨,对于价格波动不大的玉米来说,这已算得上是“大行情”了,因此后期玉米期价的表现值得关注。

自2010年以来,国内玉米库存逐年增加,由于玉米、大豆比价一直处于高位,玉米种植面积增加带来的产量增加,远大于下游需求的增加,但玉米价格并没有明显下跌。这主要是因为我国收储政策的存在,收储价格逐年提高,每年都有很大一部分玉米进入国储库存,造成了总体库存宽松而流通库存偏紧的矛盾局面。收储政策曾经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但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却弊大于利,市场预计2015年国内玉米收储政策有望结束。

我国玉米每年进口量只有几百万吨,这对于国内近2亿吨的年产量而言显得微不足道。虽然7、8月份,进口玉米港口完税价均低于1800元/吨,远低于国内价格,但对缓解国内玉米供应紧张作用很小。因此影响玉米价格的因素仍要着眼于国内供需格局。

目前新玉米即将上市,干旱炒作逐步降温,虽然前期多地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但旱情对产量影响有限,今年国内玉米产量有望维持在2亿吨左右,供应仍较为宽松。短期供给的大幅增加,将对玉米价格形成较大的压力。新玉米的上市将是主导玉米短期行情最关键的因素。

下游需求方面,虽然生猪养殖利润逐步恢复,养殖户有望进一步补栏,但处于历史低位区间的生猪存栏量短期内难以支撑需求走强。更为重要的是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下降,不利于短期内大幅补栏。

按今年玉米产量2亿吨计算,年底国内库存有望超过1.1亿吨,严重供大于求,这决定了短期内玉米期价将维持弱势。后期影响玉米价格走势的重要因素将是收储政策的具体细节、收储进度以及收储数量等,玉米下游消费情况的变化也需关注。

如果玉米收储价格变化不大,且收储量仍较大的话,国内玉米将有望延续库存偏高、价格坚挺的矛盾局面。如果玉米收储量偏少,那么可流通玉米的供应宽松叠加巨量国储库存,玉米价格将维持弱势,甚至可能出现由供需严重失衡主导的下跌。

综合以上分析,在新季玉米上市的冲击下,短期内建议保持空头思路,后期关注收储政策以及下游需求变化,等待可能出现的大幅下跌。

具体操作上,采取心存高远、脚踏实地的交易方式,对短期下跌幅度不可有过多期待。目前以单边波段式下跌预判,持续关注影响因素变化,投入不超过10%的仓位;初步建仓区间在2381—2390元/吨之间,止损在2400元/吨附近,以下跌减仓的方式逐步退出头寸。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