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粮农微信哭诉困境丰年却遭质好价贱
10月4日,封丘县溜光镇种粮大户刘先生在自己微信上写道:
今年玉米大丰收,本来挺高兴,可是仔细算算,一亩地产1000多斤,总共也就卖个800元左右。而成本呢?一亩地需要5斤种子60元,耕地60元,肥料150元,浇两次地60元,打药60元,联合收割机割一亩又得100元。从播种到收割,再加上人工费、油料费,卖粮食的钱也就刚够本钱,投入产出基本持平,农民种地白忙活。
这并不是刘先生一个人的困惑。我国粮食的产量不断增加,库存量不断增加,但进口量却也不断增加,这样的现象近来越发明显。粮食连年增产,粮食价格却跌至五年最低,粮农不断承受着价格下跌的压力,这到底因何而起,如何解决?
2 玉米购销价格“倒挂”商户农户措手不及
玉米价格持续下降,和当前正处于新玉米集中上市时期,且今年全国玉米种植面积增加,产量较大,市场供应量显著增加有关。还有就是玉米及其下游制品需求持续低迷,玉米淀粉和酒精价格持续下跌,部分企业亏空停产,进一步造成了玉米市场的不景气。
玉米价格的快速下降,也令许多收购商措手不及,甚至出现了收购价格与抛售价格“倒挂”的局面,根本无利润可言。而随着新玉米陆续上市,农民等待价格上涨无望,急于腾仓,集中出售,也进一步拉低玉米收购价格。
3 国产粮价遭遇冷秋粮食价格全面下滑
监测数据显示,截至9月18日,全国小麦市场均价在1.17元/斤左右,比去年同期价格下滑了8%。全国玉米均价1.06元/斤左右,比去年下调幅度达16%。
近日,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一期《粮食价格观察》称,国际市场粮价在2014年8月~2015年5月期间下跌14%,跌至五年最低。这期间,小麦价格下跌18%,大米价格下跌14%,玉米价格下跌6%,大豆价格下跌17%。
4 粮食进口增加,国内外粮价背道而驰
专家认为,进口增多,并不是我们的粮食不够吃,而是国际粮价较低所致。国际农产品价格下降、进口量增加,国内粮食库存压力增大。这对我国市场形成巨大冲击,将直接导致国内价格提高的空间收窄,国内农产品生产进一步面临价格下降。
因为国内外粮食价差继续拉大,会继续刺激低价粮食进口量。虽然国内已开始对进口调控力度加大,能够限制一部分进口量,但国际粮食价格不断下跌,国内价格在托市临储之下,价格会继续下降。 (综合)
声音
孙洪富(黑龙江齐齐哈尔合作社负责人)
种植收益减少一半或会减少种植面积
“玉米临储价比去年每斤最多降了0.13元,这样算下来玉米的种植收益一半被拿走了。前几天联合社召集各合作社开了会,预计明年玉米种植面积减少一半,玉米肥用量自然减少。”
崔秀丽(石家庄双联复合肥副总经理)
农资行业受到影响赊销现象将更严重
“玉米临储价下调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首先,农户会减少玉米种植面积,玉米肥用量变少,经销商生意会变差,厂家玉米肥生产也会受到影响。其次,农资赊销会更加严重,玉米价格不好,农户的玉米会惜售,还上经销商的玉米肥赊欠款时间会更长。”
刘元庆(河南骏化化肥副总经理)
种植补贴或会出台肥料价格不会下降
“今年玉米临储价下调不一定意味着明年玉米种植面积的缩减,因为相关补贴政策很有可能会逐步出台。玉米临储价下调不会引起玉米肥价格下降,因为增值税恢复后,肥料成本显著提高,利润空间已被压缩得很低。”
相关政策
多部门联合发布玉米临时收储政策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粮食局、财政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联合发布了《关于2015年东北地区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收购有关问题的通知》。
通知明确,2015年国家继续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实施玉米临时收储政策,临时存储玉米挂牌收购价格为1元/斤。
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
李克强总理强调,要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强耕地保护,引导农户依法有序流转承包地。
在主政河南期间,李克强总理就明确提出“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
因为卖粮收益低,他当时主张就地深加工,打造出一系列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而这也被赞誉为“小麦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