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湖北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大冶市灵乡镇坳头村,通过几轮“三万”活动面貌焕然一新。(资料图)
有人赞它是访民情、办实事、解民忧、惠民生的民心工程,有人说它是破解三农工作难题的有效载体,有人称它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生命工程”……它,指的是湖北省2011年以来连续开展的“三万”活动。
五年来,湖北省“三万”活动分别以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挖万塘”“洁万家”“惠万民”“通万村”为主题开展了五轮。如今,“三万”活动已成为楚山汉水间上演的一部深受农民欢迎的“连续剧”,被誉为荆楚大地上响当当的群众工作品牌。2013年7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期间主持召开省领导干部座谈会时说,转变作风就是要打破“围城”、“玻璃门”和无形的墙,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接接地气很好。
连日来,记者沿着湖北“三万”活动的印迹,探寻创新党员干部与广大农民同气连枝的群众工作轨迹,感观“三万”活动带来的乡村嬗变。
着眼全局的顶层设计——
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需要开辟制度性、常态化的党群干群联系渠道。湖北省“三万”活动用制度的顶层设计、刚性的操作规范,让基层党群干群关系能落地、有载体,契合了新形势下三农工作与群众工作的新特点与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密切联系群众,善于做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削弱和丢掉这个优势,否则党的一切工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招致挫折和失败。
目前,我国正处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各种深层次矛盾交织,人民群众需求多元,对做好群众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湖北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比一半以上,维护好农民利益,解决好其合理诉求,对保持社会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至关重要。
2011年初,湖北省委常委会决定在全省开展“三万”活动。这是湖北省委、省政府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作出的第一项事关全省工作大局的重大部署。湖北还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决定》,以全新理念谋划“顶层设计”,以战略思维进行总体规划。
正确的方式方法是做好群众工作的保障。2011年2月28日,湖北召开电视电话会,部署全省“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组织11万名干部、1.87万个工作组,遍访全省2.6万个村、1026万农户。这次民情大调查,涉及惠农政策落实、农村基础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社会管理等8个方面60余项具体问题,是湖北历史上规模最大、内容最全、作风最实的一次调查研究,向农民问计,听群众意见,不仅摸清了三农家底,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最鲜活、最真实、最全面的社情民意,也为“三万”活动向纵深推进打下了感情基础、思想基础和工作基础。
“三万”活动确立了湖北群众工作的大格局。湖北省委、省政府充分认识到,群众工作必须从单个突破发展到整体推进的新阶段,建立起由党委统一领导、“三万”活动领导小组牵头协调、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大协同大作战的群众工作总体格局。湖北成立了以省委书记任组长、省长任第一副组长、四位省委常委和一位分管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副省长任副组长的“三万”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活动总体方案以及考评、宣传、培训、问卷调查、检查督办等8个子方案,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科学、周密的工作方案。这样的制度设计,突破了部门之间的权力边界,超脱地方之间的利益之争,夯实了固本强基的制度基石。群众工作遇到地方和部门解决不了的困难,就由全省层面统筹谋划,形成自上而下层层衔接、环环相扣的合力。
“三万”活动始终紧扣着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全部工作“重中之重”的大战略。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强调,无论是算历史账、现实账还是感情账,加强三农工作都是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的应尽之责。“三万”活动,既做群众工作,也是解决问题。“入万户”“挖万塘”“洁万家”“惠万民”“通万村”,每一轮“三万”活动解决的都是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三万”活动已成为湖北加强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直面三农的有效行动,促进了知农、懂农、惠农、强农,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把党的各项惠农政策落到了实处。
“三万”活动始终贯穿着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大思路。作为我国中部的典型代表省份,目前湖北城乡之间在居民收入分配、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脱贫攻坚、农业转型升级的任务更加艰巨紧迫。湖北省省长王国生表示,农村发展面临的困难很多,单从内部难以找到有效破解办法,“三万”活动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开展的是全社会支持农村的重大实践活动。要总结和运用“三万”活动成功经验和丰富成果,并及时把“三万”活动好做法、好作风延伸到推动全省改革发展上来。
“挖万塘”解决的是农田水利的历史欠账,“洁万家”填补的是乡村环卫的空白,“惠万民”完善的是农村社会化服务的盲点——每轮“三万”活动切实解决的这些民生问题,无疑拉长了“四化同步”的短腿、补齐了全面小康的短板。
严肃纪律、严格管理,是“三万”活动取信于民、取得成功的关键。“三万”活动开展伊始,湖北就明确提出“六不准”的“铁规戒律”:严格执行不准向基层提任何不合理的要求;不准接受基层的吃请和报销开支;不准收受基层馈赠的钱物(包括土特产);不准抹牌赌博和参与公款娱乐消费;不准做违背群众意愿、侵害群众利益的事情;不准层层搞陪同和迎送。
为确保“三万”活动不拐弯、不走样,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省纪委、监察厅牵头,组织4个检查督办组,分赴各地明察暗访,各市州、县负责对本级工作组开展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督办。
至此,“三万”活动在决策、执行、落实的省级层面形成了顶层设计,各地市各部门做好职责范围的次级设计,实现任务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人。湖北将“三万”活动作为制度性、常态化的党群干群联系渠道进行规划建设,不仅对每一轮“三万”活动的主题、目标进行统筹考虑和明确界定,而且十分强调流程路径、工作分工、考核奖惩的技术化、精确化建构,把群众工作这样一件容易“走形式”的事情规范化了,把看似“务虚”的事情实化了。